致李星沅札
将“横平竖直”作为一种结字规律和运笔技巧是何绍基溯源篆隶后得到的另一个启示。何绍基师从阮元,认为北派书法是中原古法,不失根本,始终保留着篆分遗法,“横平竖直”实则是从篆隶中衍生出来的。这一发现不仅使“篆分遗意”有了具体参照,规范了书写法则,同时丰富了“横平竖直”的内涵,完善和推进了碑学的发展。作为运笔技巧,实际上这是对宋明以来帖学书法运笔方式的否定和摒弃。碑派斗起直落的运笔方式,强调点画的坚实厚重,气力饱满,揭示了碑学书法的本质特征,从而推动了晚清书坛碑派书法的转变和发展。
何绍基学习书法,不囿于一代,不守于一家。何绍基早期书法以颜体为根基,之后,对何绍基书法影响极大有《张黑女墓志》《瘗鹤铭》等,经反复研磨,终成自家面目。
何绍基临颜真卿
致李星沅札
何绍基以颜真卿书法入手,经过父亲的示范及老师的指导,最终将自己长期以来学书的感悟经验进行融合,以“篆分遗意”为准则,在诸体中全面推广,终以风格独特的“蝯书”,奠定了自己在书法史上开宗立派的地位。
此外,何绍基还创立了回腕悬书的执笔法。历史上书家曾根据书写条件和自身情况创立了单钩法、撮管法、五指执笔法等执笔方法,这些方法一直被后世沿用。何绍基所创的“回腕法”令人耳目一新,但由于这一执笔方法要求“肘须平开,腕须圆抱,如射者之引弦,以大指头对食指作圆形,余三指与食指紧贴,平尖抓管于爪肉之际”,这一书写方法严重违背了人体的自然习惯,这样的执笔,手臂一直处于僵硬状态,难以运动自如,因此这一方法历来备受争议。然而,何绍基通过自身努力,不仅克服了这违背常态的书写方式,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刘恒在《中国书法史·清代卷》中评价这一执笔法说:“何绍基最初使用这样的执笔法也许是出于探索古人笔法时的走火入魔之举,但最后终于获得成功,不能不说是其坚韧毅力和过人的自信心所支撑的结果。”
何绍基临颜真卿致李星沅札
纵观何绍基书法,他首先取法颜欧,接而上溯先秦、秦、汉魏,最后通过自身的刻苦训练,勤奋进取,以家族之力量、个人之贯通成为咸光年间的书坛巨擘,并创造出世所称道的“何体”书法,影响了晚清至民国百余年。时至今日,“何体”书法依然被人们所热捧,争相临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