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字识读」第一辑:
与人有关的部首及篆字(9):色、膝、危
色
25、色读音:sè,所力切。
《说文解字》:颜气也。
都说“色”字头上一把刀,通“绝”,所谓“割袍断义”、“恩断义绝”等。但此种说法只是“色”的解释之一,似乎并不能站得住脚。
因为“色”并不属于“刀”部,而本就是“色”部,从人从卩,本义为“脸色”。
甲骨文,一种解释是左边一把刀,右边是一个跪坐着的人,代表断绝之意。此种解释有些牵强附会,笔者不能苟同。
另一种解释是,一个人背着另一个人,还要照他的脸色行事。
笔者基本认同后一种解释。因为从甲骨文字形来看,此字由两个“人”组成,左为站立的人,或为弯着腰的人,右边为跪坐或跪卧的人,符合一个人背着另一个人的解释。但是看脸色行事的解释又未免过于牵强。
或可理解为,左“人”因为负重,所以面色红润;右“人”或许患病或负伤,因此气色较差。这也符合许慎的解释“颜气也”,及后来的引申义“美色”、“姿色”等。
小篆,上“人”下“卩”,基本沿袭了甲骨文的形体。
膝
26、膝读音:xī,息七切。
此为俗字,《说文解字》原字为“厀”。
《说文解字》:胫头卩也。卩通节。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膝”从人而不是从“月”,本义是指人的“膝盖”。所以说,这里的“月”本来是“肉”,只是被误写成了“月”,后来就以讹传讹,“讹”到至今。
甲骨文,侧立的人形,指事符号指出膝盖的位置,表示位置在大腿和小腿中间的关节。
字形与“尺”相似。
小篆,右边的“卩”表示人,面向左边的“桼”跪坐着,似有感恩之意。
“桼”是漆树、树汁。产生漆,可用来漆物、即大漆、生漆,又称“国漆”。“桼”是“漆”的本字。
危
27、危读音:wēi,鱼为切。
《说文解字》:在高而惧也。
甲骨文,上“人”,下面不知作何解释,按照后来金文的释义,或为“车”。还请方家指教。
金文缺。
这是两个战国“危”字,字形基本沿袭了甲骨文形体。上为“人”,下面似乎是一辆马车。意为在马车发生危机之时,一个人猛地抓住了车轭,让它停住。
此种解释基于金文“厄”的形体(见上图),即“危”字由“人”、“厄”构成。被释义为“轭”,即车轭。
小篆的形体发生了较大变化,由字形来看,可理解为由“人”、“厄”构成,即符合上面关于“人与马车”的释义。但是也可拆分为由“人”、“厂”(ān)、“卩”组成。“厂”的释义为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人可居住的地方,也可理解为房屋。“卩”为跪坐在房屋里的人,上面的“人”站在岩石上或屋顶或高墙之上,处在危险之中,或使人感到危险恐惧。
许慎《说文解字》关于“危”的解释,正是基于小篆的形体。
大家好!
我是【听琴山馆】王万平,古琴、书法职业教师。读书、弹琴、写字,略有心得,愿与您分享交流。欢迎关注【王万平书法】,您有任何批评、意见及建议,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