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概念是否可以限制为单独概念,如何区分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4-01-02 13:31:45

普遍概念是否可以限制为单独概念,如何区分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1)

在明确概念的方法中,有定义和划分,前几天讲过,但是还有另一个,就是限制和概括,它是根据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来进行的。

那什么是反变关系?

指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即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越多),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越少(即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数量就会越少)。反过来,如果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会越多。

简单点,就是说条件多,目标就少,且越来越清晰。

比如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什么是限制?

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即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精准获取自己想要的概念的途径。

这叫做从“一般性知识”过渡到“特殊性知识”。

一般性知识就是理论,特殊性知识就是经验。只有“特殊性知识”才能推动我们具体的行为。

特殊性知识的优点就是准确、精准、具体。但是缺点就是,只能在一个具体的情况和框架中起效。

一般性知识则是在所有场景都能起效,但是你必须把一般性知识过渡成一个“具体的招数”,才能使用出来,不然就是空谈。

限制的用处

1、所有的知识真正“属于”一个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不断地做限制

学习到了一个原则、知识、模型之后,为什么行动没有起效?因为你还没有把它从一般过渡到特殊,没有从一个道理转化为具体情境里的、不同的行动。

2、认知具体化

指在你对某个种概念不明确,而对属概念明确的时候,去使用限制,最终达到明确种概念的目的。

比如:战争——革命战争——中国革命战争,我们知道了革命战争,也知道战争,却忽略了中国革命战争。

我们待解决的问题是“不知道种概念的内涵”,我们已知的条件是“属概念的内涵”。

于是,我们通过增加属概念的内涵,不断地过渡到种概念。以属概念为基石,摸清楚种概念的内涵。

3、是明确知识体系链条的工具

为了找到我们想要的一个比较小的种概念,确定“论域”,对属概念不断的进行限制的过程。

什么是论域?就是指一定的话句或对话中所论及的对象的范围(明确目的、方向、范围)

我们简单的理解为就是论题的范围,也就是论题所包括的同类事物的总和。

而论域确定了,就能很清晰的看出具体,找到想要的那个。

4、 “增添、构建、完整画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不断地去进行概括、限制和查阅相关资料,摸清楚知识体系的“最高属概念”和“最低种概念”,从而构建出一套清晰而完整地知识体系。

限制的前提

1、只能对普遍概念进行限制,限制到极致就是单独概念了

2、在进行限制之前,一定得确定好“论域”

而对一个概念进行限制后,往往容易出现几种毛病:

1、加上去的概念,即附加语与原概念重复

比如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共和就包含了民主,重复了。

2、限制后自相矛盾

比如“他是幸存的死难者”,前后矛盾。

3、限制的不合事理,不伦不类

比如“一位贫农女社员”,这个贫农是想说明什么?

什么是概括?

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即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概括的用处

1、追溯源头

比如特殊性知识和一般性知识,我们想要解决大部分场景的问题,就得必须知道一般性知识,特殊性只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

这就像在追寻底层逻辑,找到那个第一性原理。

2、丰富体系

当你不断地从一个小概念追溯、概括到源头,再把源头之下的种概念丰富到完备。你就从根源上可以完善的向下拓展你的知识体系了。

最后

概括这个点内容比较少,因为限制与概括是反变关系,你明白了限制,自然也会懂得概括。

而讲到这里,其实概念也讲的差不多了,我主要想讲的是一个模型,名为概念的模型,就放到明天来进行总结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