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烃都是空间结构嘛,烷烃结构怎么判断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4-01-11 16:36:13

烷烃都是空间结构嘛,烷烃结构怎么判断(1)

⒈ 烃的定义是仅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叫碳氢化合物,又称为烃。烃按照碳骨架的形状可以分为链烃(开链脂肪烃)和环烃。还要记住:汽油、柴油、和植物油他们都是混合物,不符合烃的定义。溴乙烷也不是烃,因为含有溴元素,只能叫做烃的衍生物。

⒉ 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能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别的物质,叫做烃的衍生物。如一氯甲烷、硝基苯等。

⒊ 原子共平面:甲烷型:正四面体结构,4个C—H键不在同一平面上;凡是碳原子与4个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时,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结构以及烷烃的空间构型;5个原子中最多有3个原子共平面。

⒋ 有机主线:性质——结构——官能团。

⒌ 甲烷与氯气取代的反应现象:黄绿色气体逐渐退去,产生少量白雾,并在试管内壁上出现了油状液滴,试管内的液面逐渐上升,最后充满整个试管。

⒍ 氯仿:三氯甲烷。

⒎ 四氯化碳的用途:萃取剂、灭火剂,有机溶剂。

⒏ 乙炔、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⒐ 乙烯: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⒑ 点燃法能够鉴别甲烷和乙烯。

⒒ 苯中无C=C双键。

⒓ 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⒔ 甲苯与氯气取代(光照条件取代甲基上的氢原子,铁做催化剂取代甲苯上的邻或对位。(考试经常出)至于是邻位还是对位,看题中的提示信息。

⒕ 芳香烃只有C、H两元素组成,而芳香族化合物除了这两元素之外,还有其他元素,如:S、O、N等。(2014福建有机高考大题)。

⒖ 酚:根本特征就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

⒗ 酚与芳香醇属于不同类别有机物,不属于同系物。(重点)

⒘ 苯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苯酚钠:

C6H5-OH+Na2CO3→C6H5-ONa+NaHCO3

这个反应能发生,是因为苯酚酸性强于碳酸氢根。

⒙ 苯酚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略显粉红色。

⒚ 苯酚遇氯化铁显紫色。

⒛ 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

烷烃都是空间结构嘛,烷烃结构怎么判断(2)

21.苯酚钠只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该反应能发生,因为碳酸酸性强于苯酚。

22.苯酚钠与二氧化碳,无论二氧化碳通过多少,只生产碳酸氢钠,

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23.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和溴化氢。

24.苯酚与溴水反应,苯与液溴反应。

25.苯环上有-OH才能使FeCl3显紫色。(2010高考化学重庆卷)

26.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的裂化也是化学变化,蒸馏和分馏是物理变化。(长链烃断为短链烃)选择题经常出

27.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都是大分子生成小分子过程)

28.石油是没有干馏的,煤炭是没有分馏的。石油分馏产物为汽油、煤油等。2010福建高考题

29.石油裂解:深度裂化,提供有机化工原料。乙烯、丙烯、异丁烯等。

30.裂化:提高轻质油特别是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31.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氢氧化钠与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

32.溴苯密度比水大。(用水就可以区分苯和溴苯)

33.检验卤代烃分子中的卤素原子:

⑴ 取少量卤代烃;

⑵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⑶ 加热煮沸或水浴加热;

⑷ 冷却;

⑸ 加入稀硝酸酸化;

⑹ 加入硝酸银(氯化银白色溴化银浅黄色碘化银黄色)。

34.卤素的引入:

⑴ 烃与卤素的反应(甲烷、苯);

⑵ 不饱和烃与卤素单质或者是卤素氢化物;

⑶ 醇与卤素氢化物取代。

35.医用酒精;通常为75%。

36.醇羟基、酚羟基、羧基、苯酚上邻间对上有单独X(Cl、Br)可水解再与钠反应。氢氧化钠与酚羟基、羧基反应。碳酸钠与酚羟基、羧基反应。碳酸氢钠与羧基反应。

37.醇的消去或卤代烃的消去,引入碳碳双键。

38.乙醇氧化:引入碳氧双键

39.乙醇与氢溴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和水。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生成乙醇,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生成乙烯。(脑海中这种类似的转换关系必须清晰)

40.醇氧化成醛氧化成酸,醛可以还原成醇。而酸不能还原成醛。

烷烃都是空间结构嘛,烷烃结构怎么判断(3)

41.银氨溶液配制方法:在AgNO3溶液中加入稀氨水,

AgNO3+NH3.H2O=AgOH↓+NH4NO3

接着继续加稀氨水:AgOH+2NH3.H2O=Ag(NH3)2OH+2H2O,到沉淀刚好溶解停止。

42.银镜反应需要水浴加热

43.乙醛、乙醇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乙酸,故都能褪色。

44.在水溶液中,只有羧基可电离出氢离子。

45.只有羧基与碳酸氢钠反应。

46.醋酸、苯酚、水、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依次减弱。故氢氧化钠与乙醇不反应。

47.乙酸乙酯的几个重点:

⑴ 加入顺序: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加入碎瓷片以防暴沸),最后加乙酸(冰醋酸)。

⑵ 可逆反应。

⑶ 长导管作用:导气兼冷凝。

⑷ 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⑸ 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① 吸收乙醇;

② 中和乙酸;

③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所以不用碳酸氢钠)。

⑹ 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48.通常有几种氢原子,就有几组不同的吸收峰。

49.高中涉及的所有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

⑴ 苯的硝化反应:50-60℃水浴;
⑵ 所有的银镜反应:温水浴;
⑶ 酚醛树脂的制取:沸水浴(100℃);
⑷ 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水浴;
⑸ 蔗糖的水解:热水浴 ;
⑹ 纤维素的水解:热水浴;
⑺ 溶解度的测定。

50.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51.酯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盐与醇。但是生成的醇若有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记住也要与氢氧化钠反应。(经常忘记,尤其在判断能与几摩尔氢氧化钠反应的时候出错)

52.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区分淀粉和纤维素)

53.蔗糖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54.蔗糖不含有醛基,不具有还原性,麦芽糖具有醛基,有还原性。

55.淀粉和纤维素虽然都符合通式(C6H10O5)n,都是碳水化合物记住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因为n值不同。

56.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蚕丝、天然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但是油脂不是。

烷烃都是空间结构嘛,烷烃结构怎么判断(4)

57.聚乙烯、聚氯乙烯、有机玻璃、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58.显色反应:苯酚遇氯化铁溶液显紫色,淀粉遇碘单质显蓝色,某些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都属于有机物的显色反应。

59.区分聚合度,链节、和单体。

60.蛋白质具有胶体的性质。

61.蛋白质中含有氨基和羧基,故有两性,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62.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盐析是物理变化。

63.硫酸铵加入蛋白质是盐析,硫酸铜加入蛋白质是变性。(硫酸铜是重金属盐溶液)

64.官能团氨基会与盐酸反应:H2n-CH2COOH HCl→COOH-CH2NH3Cl

65.蛋白质水解得多肽,多肽水解得氨基酸。(所以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66.缩聚反应官能团:

⑴ -COOH与-OH,缩聚生成聚酯;

⑵ -COOH与-NH2,缩聚形成肽键;

⑶ 苯酚与甲醛的缩聚,生成酚醛树脂。

67.缩聚反应:由一种单体缩聚时,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为n-1(一般指水)由两种单体缩聚时,生成小分子的物质的量为(2n-1)

68.缩聚物结构式要在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或原子团(这与加聚物不同,加聚物端基不确定,通常用—表示)

69.顺反异构:立体异构的一种,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引起的。

一般指烯烃的双键顺式异构体: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一侧的为顺式异构体。

反式异构体: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分别在双键两侧的为反式异构体。

顺反异构体产生的条件:

⑴ 分子不能自由旋转(否则将变成另外一种分子);

⑵ 双键上同一碳上不能有相同的基团。

70.书写同分异构体:考虑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

71.有机官能团引入羟基:

⑴ 乙烯和水加成;

⑵ 醛、酮加氢;

⑶ 卤代烃水解;

⑷ 酯类水解(稀硫酸的条件)

烷烃都是空间结构嘛,烷烃结构怎么判断(5)

72.有机大题答题注意事项: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73.聚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错误)2010福建高考题,聚乙烯中碳碳直接以单键相连,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74.鉴别葡萄糖溶液和淀粉胶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C )

A.电泳 B.渗析 C.丁达尔现象 D.布朗运动淀粉胶体不具备电泳现象。

75.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C)

A.淀粉 B.纤维素 C.聚氯乙烯 D.蛋白质

76.⑴下列实验中,需要用水浴加热的是(②、⑥)(填序号)

① 新制Cu(OH)2与乙醛反应;②银镜反应;③溴乙烷的水解;④由乙醇制乙烯;⑤乙酸和乙醇反应制乙酸乙酯;⑥乙酸乙酯的水解。

77.芳香烃只有C、H两元素组成,而芳香族化合物则除了这两元素之外,还有其他元素,如:S、O、N等。(2014福建有机高考大题)。

79.植物油是脂肪酸的甘油酯,酯水解得到甘油、脂肪酸。(2011广东高考知识点)

80.有机大题:碰到官能团是醛基,检验试剂: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现象是试管壁附着光亮的银(或出现砖红色沉淀)。

81.选择题会出:C6H6OH(苯酚)+O2→C6H4O2(苯醌)+H2O这就是苯酚在空气中变成粉红色的原因。

82.选择题中经常考的:乙烯和苯加入溴水中,都能观察到褪色现象,原因是都发生了加成反应。(错误)

解释:⑴ 苯不能与溴水反应。苯只能和液溴反应(在溴化铁催化下进行)。

⑵ 液溴和溴水的区别,液溴是纯净物,溴水是混合物。

⑶ 苯和溴水混合振荡后,可以把溴萃取到苯中,无机层接近无色,有机层呈橙色,但是没发生任何反应。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因为有双键。

⑷ 四氯化碳和苯都可以作为萃取剂,但是二者现象不同,苯比水轻,故颜色在上层,下层无色;而四氯化碳比水重,故上层无色、下层有颜色。

83.2009四川高考考点: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含有醛基,但是不一定是醛类物质,比如:甲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84.考试答题时,题中问的是官能团还是含氧官能团。(相信同学们题会做,就是审题不认真)。

烷烃都是空间结构嘛,烷烃结构怎么判断(6)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