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的微博下,一个老师问:五年级上册的《搭石》一文是不是借物喻人?
什么是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是一种表现手法,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品格。
运用了这个手法的文章,很明显地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是“人”具有的,比如“坚强”“无私”“光明磊落”“踏实”“默默无闻”“乐观”,写这个特点的目的,就是为了赞扬“人”的某种品格、精神。
这里说的借物喻人是着眼于全文的一种表现手法,不是着眼于句子的修辞手法,但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和喻体之间都是相似的关系。

课文《落花生》就是借物喻人(以物喻人)。
文章先略写了种花生和吃花生,是为了后面详写花生的特点,花生的特点是“务实有用”,这个特点就是父亲希望孩子们拥有的。父亲的希望,就是文章要表达的主旨。

“花生”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一个务实有用的人”的喻体。本文的借物喻人,可浓缩成一个比喻句,用文中父亲的口吻来表达,就是:你们要做有用的人,像花生一样;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以前的一篇课文《荔枝蜜》,就是借物喻人。文章写蜜蜂的勤劳、无私,就是写劳动人民的勤劳、无私。
有的文章也写了一个具体事物,这个事物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但文章并不在于借物喻人。小学课文《芦花鞋》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