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开户资金来源有哪些,个人开户信息包括哪些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4-01-13 22:11:14

昨日,“女子到银行存10万元现金被问钱来源”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同时,近期也有不少市民反映目前在银行开卡,手续复杂,要求严苛,甚至还要去派出所开具证明。

来自市民的“灵魂发问”:现在去银行开户和存款,变得那么难了吗?

个人开户资金来源有哪些,个人开户信息包括哪些(1)

存大额现金 暂无证明要求 直接柜台办理

记者从我市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了解到,办理5万元及以上存款业务暂时无需出具相关证明等要求。“带身份证、银行卡和钱直接来柜台办理存款业务就行。”

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5万元以上就属于大额资金了,根据人民银行的相关要求,柜面人员会了解储户的资金情况,但暂时无需提供相关证明。

“我行网点暂时没有收到硬性规定,只是简单了解一下。”针对存现金是否需要询问资金来源或提供其他相关证明等问题,位于红星路某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用出具什么证明,能说清楚现金来源就行,有些人说不清楚这钱怎么来的,出于职业敏感,我们就会再详细去问。”

律师解读——

记者了解到,对银行询问存款资金来源实际上有规可依。四川永宽律师事务所李百莲律师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的规定,金融机构尤其是各个银行根据《反洗钱法》出台了相关实施细则,例如为客户办理业务时,必须要求客户使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规定的有效证明文件,对文件上的客户信息予以核对并以此进行登记,严禁为身份不明确的客户办理业务等。“基于反洗钱法银行询问客户的信息不会侵犯到储户的个人隐私。”李百莲律师说,反洗钱法规定了银行机构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专家建议——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现金具有匿名、不可追踪等特点,大额现金往往被利用来进行洗钱、逃*等不法行为,危害国家经济金融秩序。尤其是在如今非现金支付方式十分便捷的环境下,现金使用占比不断下降,普通储户使用大额现金已较少见。所以,三部门参照国际通行标准进一步补充完善客户尽职调查的相关要求,有助于完善反洗钱监管制度,打击非法现金使用需求,提高反洗钱工作水平,减少洗钱等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安全。银行的目的规范客户尽职调查、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行为,从而维护国家安全和金融秩序。

开设新卡建议提供更详细信息

近期,市民反映的在银行开户需要去派出所核查身份信息,为此,记者从我市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银行网点无此项硬性要求。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说,“一般来说是网点所在辖区派出所若有这一特殊要求的话,辖区内银行网点就必须按照公安局的要求执行,就是和公安系统联网核查开户人的身份及相关情况。”

个人开户资金来源有哪些,个人开户信息包括哪些(2)

记者了解到,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银行“断卡”行动会更加强化,目前我市银行均建立了账户开立风险评级,落实账户风险防控责任,加强了必要限度的身份核实要求。

客户经理告诉记者,银行会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匹配新卡的权限和额度,所以建议市民开设新卡,除了身份证以外,包括社保缴纳记录、工作证明、电话卡市民认证等详尽的信息。

“开户手续并不麻烦,一些证明材料不用自己跑路去办。”家住青羊区的市民宣先生,月初才开了新卡,“因为现在都是电子化联网,例如电话卡实名认证、派出所要求的身份核查等,都是银行网点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向运营商或派出所进行核实核查了,我们就在网点等着就行。”宣先生说道。

专家建议——

电信网络诈骗离不开两张卡,就是银行卡和电话卡,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确了对两张卡的办理和停用条件。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客户开立银行账户、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和与客户业务存续期间,应当建立客户尽职调查制度,客户应该配合银行做好尽职调查,理解“断卡”行动背景下银行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银行也要统筹风险防控与金融服务,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的同时,满足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资金结算需求。

目前我市银行均建立了账户开立风险评级、异常账户电话回访、典型可疑特征紧急排查、异常交易模型定期排查等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多途径、多方位开展账户业务风险预警和监测,不断强化可疑账户管控。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宁俐 王柳 视频 宁俐 王柳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王淇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