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古代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光辉成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吸取了来自西方、特别是印度佛教艺术以后,是怎样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石窟艺术。
在石窟艺术出现之前,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已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具备了独特的民族风格。中国的雕刻、泥塑、绘画等艺术,都可以追溯到氏族社会的陶器制造工艺。以后如殷墟出土的白色大理石鸟兽雕刻,不仅匀称生动,而且通体刻有花纹,表明中国远在商代就具有了高超的雕刻技艺。周代的玉雕精美绝伦,西汉的大型动物石刻、原置于霍去病将军墓前现陈列在陕西茂陵博物馆的马踏匈奴像都生动逼真,东汉的浮雕普遍盛行,这些艺术传统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的古代绘画硕果累累。我们从远古时代那些陶器花纹,就可以看到中国的原始绘画。以后绘画又同古文字的产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到了魏晋时期,中国的传统绘画独具一格,它以突出主题、不拘泥比例为其特征。这些传统的民族艺术,对新出现的石窟艺术显然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过,由于石窟艺术首先是随着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的,所以在前期,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所显示的艺术风格大都带有浓厚的外来色彩。这时期的石窟形制就表现出较多的印度石窟寺的痕迹。北魏的洞窟大都有长方形的前室,接近后壁处有一中心柱直通窟顶,中心柱是四方形的,四面凿有佛龛,龛内放有佛像;或者为正方形主室而没有中心柱,在四壁凿佛龛安放佛像。这些都同印度的石窟形式有着密切关系。与此同时,这些洞窟的前面常常有人字坡形的窟顶,有的还凿有椽子、斗拱等,这些又都是典型的中国民族风格。印度的石窟寺内是有一座舍利塔的,中国的工匠们则把塔改造为中心柱了。
在雕塑方面,由于莫高窟的崖壁是鹅卵石与沙土的混凝物,所以土质松脆,粘力不大而又软硬不一。这样的土质是不适宜在上面雕刻佛像的,因此洞窟内的佛像多是用泥塑成的。这种塑像一般是先用木条和草捆扎成身架,然后用泥包裹,再雕塑成形,最后涂染色彩。北魏塑像的特征是,佛和菩萨的体格都很高大,前额广阔,鼻梁突起,发髻呈波状或螺旋形。佛的面容一般都是清瘦威严,即便嘴角流露出一丝微笑,也仍然给人一种森严的感觉,令人敬而生畏。菩萨都是袒露出右臂,衣服紧贴身体。衣服的皱褶线条十分刚劲有力,缺少柔和感。可以看出,这些塑像的体格、相貌、衣着都有明显的印度人特征。
壁画是莫高窟给我们留下的最为辉煌的文化遗产。如果把洞中壁画连接起来,可以长达三十公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一般是先在洞壁上涂抹一层约二公分厚的泥,然后再涂上薄薄的白石灰粉。作画时,先用赭红色或淡黑色线条勾出轮廓来。所用颜料多是赭石、石青、朱砂、铅粉等矿物质,所以画出来好似涂了一层粉状物,不透明,称为水粉画。这些矿物质颜料性状比较稳定,以至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些壁画看起来仍然比较艳丽。
壁画的内容一般包括佛的本生故事(指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经历)、经变(即佛经中的各种故事)、说法图(指佛和众菩萨罗汉等说法诵经的场面)以及藻井、边饰图案等答。有趣的是,壁画中还把兴造洞窟的主人也绘画下来,称为供养人。他们是现实社会中的人物,但又在壁画中的佛国世界占据一角位置,表明了他们寄希望于来世的极乐世界。这些供养人的服装、鞋帽以及他们的活动,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服饰制度、生活习俗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北魏时期的壁画内容,大多是宣扬苦行和牺牲,充满了悲惨痛苦的气氛,没有幸福和欢乐,反映出那个战乱动荡的时代,人民遭受的苦难和绝望。这时期壁画中的人物都比背景的山水房屋要大,这是中国绘画在南北朝时具有的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特点,也表明了莫高窟壁画自一开始就是以中国的传统绘画作为基础的。但是画中人物的线条常常粗犷硬直,这种风格是过去中国绘画中所没有的,显然是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画中的描线都是一样的粗细,好似弯曲的铁丝,被称为“铁线描”,这也是从印度、西域传来的画法,它与中国传统的挥洒奔放的风格完全两样。在绘画时,还采取分层描出人物,先用深色描出最外的边缘,越往中间越浅,中心部分点染白粉。这种由浓渐淡的画法叫作“晕染法”或“天竺画法”,立体感比较强,是吸取了印度的绘画技巧。
面对着来自西方的印度佛教艺术,中国的艺术家们并没有完全被动地接受这些外来文化,他们大胆地探索、追求,成功地坚持了自己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同时也努力吸收了外来文化的营养,终于创造出中国自己独特而绚烂多彩的石窟艺术。所以自南北朝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莫高窟的各种艺术成果中,印度的佛教艺术特色越来越不那么明显和生硬了,它们逐渐熔化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中。一般地说。隋代是这种演化的过渡时期。隋代石窟的形制,一方面承袭了北魏的样式,同时也有变化。例如中心方柱上,只在三面凿龛,龛也比较深。在正方形窟内,虽然没有中心柱,但是增加了方形的坛,上面可以放置塑像。还有的方形窟,在窟顶上制做了覆斗形的藻井。这些新的变化都与唐朝的石窟形制比较接近。
隋代的塑像也出现新的变化,佛像面部开始丰满起来,鼻梁也降低了,耳垂不断加大,面部表情显出雍容宽厚的气度来。这说明,中国的雕塑大师们正在突破印度佛教艺术的规戒,努力塑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佛像。这时期的塑像也有明显的缺点,例如头的比例大,上身偏长,脸部缺少表情,显得呆板等等。莫高窟的隋代壁画,无论在内容还是风格上也都有明显的变化。这时说法图在壁画中逐渐减少,而经变得到发展。画中的故事也改变了过去单幅画的形式,而是以横向排列的多幅连环画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过去菩萨像都是配在佛的两旁,这时期单身菩萨像多了起来,他们有的身着世俗装束,衣饰华丽,同现实生活中的妇女形象很接近了。在风格上,过去那种粗犷疏放的格调逐渐减少,而越来越讲求工整细巧。
石窟艺术到了唐代发展到顶峰!这些光彩夺目的艺术精品,令人为之倾倒。这时期,外来的佛教艺术已经完全同中国的传统艺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纯熟的中国石窟艺术。
唐代的洞窟气魄雄伟,洞内的中心柱完全不见了。洞窟分为前后室,塑像放在后室的佛龛中。窟顶作覆斗形,中心有四方的藻井。晚唐时,洞窟外还建造了木结构窟檐和廊道,上面彩绘华丽。工匠们创造性地把石窟建筑同传统的未结构建筑结合在一起,发展了中国的古代建筑艺术。在莫高窟,这种木结构的窟檐、廊道,自晚唐、五代至宋都有建造,但是大部分已毁坏,幸存至今的还有六座,其中只有一座窟檐是属于唐朝末年建造的。
唐朝的塑像,无论是佛还是菩萨,他们的相貌更像中国人了,而且富于性格心理的流露和神情的表达。我们看到,当时的能工巧匠们通过佛的坐立姿式、眼神手势充分表现了佛的思维、说法等情态,十分生动逼真。佛的慈祥微笑、温和庄重,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的亲切而又虔敬的感情。我们还看到,那些菩萨像也被高超的工匠们成功地塑成人间的少女形象,他们秀美温柔、智慧娴雅,就连她们的衣裙也都能够表现出丝绸的轻薄拂荡。对于佛教的守护神天王、力士的塑像,工匠们是通过裸露的肌肉、暴露的青筋来体现他们的勇猛刚毅性格。这种既符合解剖科学又富于夸张的手法,具有十分强烈的表现力。
来源:说书人北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