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ABS系统,相信很多卡友都不会觉得陌生,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ABS如今已经成了牵引车的标准配置。
ABS全名叫做防抱死系统,在车辆行车制动过程中,可以起到防止车轮抱死的作用,保障轮胎与路面的滚动摩擦状态,以提高摩擦力,大幅提高车辆安全性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车辆维修保养的成本。
一位卡友曾经表示,自己跟朋友同时入手了两辆同规格的三轴低平板,提车以后,他自己给挂车做了个定位,安装了一套六通道的ABS系统,光传件就花费了6500元左右,朋友则因为价格贵没有安装。车辆使用一年后,朋友的车光轮胎就换了14条,自己只换了6条,相当于一年省了8条轮胎。
除此以外,ABS还能让车辆在紧急制动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操控性,以躲避前方出现的障碍或险情;在雨雪湿滑路面上也可以保障车辆安全,减少或避免制动过程中出现的浮滑、甩尾、折头或失控等现象。
可在实际中很多车主不愿意安装ABS系统,一方面是出于价格因素,觉得ABS价格太贵,又不是法规强制安装的,因此不舍得多花钱去装;其次,ABS不会让车轮抱死,紧急制动的时候还会不断地调节制动气压,因此车主踩下刹车后会觉得减速度不够,甚至还会向上弹脚,不如“刹车王”用得痛快。
其实,ABS属于一种长期回报的投入方式,可能刚刚安装的时候感觉不到有什么好处,可时间一长,车辆维护保养上的成本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可能一年两年的就能回本了,更何况在一些关键的时候ABS还能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可能一些车主用惯了“刹车王”,平时轻踩一脚刹车,车轮就抱死了,因此不太适应ABS这种需要一脚踩到底的使用方式。
实际上,“刹车王”只是改变了制动泵或制动阀的过气量,靠增大过气量来缩短响应时间,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制动力的线性增长,也就是车主们常说的“轻踩即抱死、重踩反倒无制动力”,不但容易导致充气慢的车辆下坡气压不足,还会增加轮胎、制动鼓、摩擦片等部件的非正常磨损。再说车轮抱死以后,方向盘的操控性下降甚至失去操控性,这也不是一种好现象。
反观ABS系统,虽然启动后制动踏板会向上反弹,可这是由于气压调节的缘故,是为了保障车轮的边滚边滑性能,确保车轮与路面形成最大的附着力的同时、具备可操控性,是正常的使用表现,车主只需要继续踩住制动踏板即可,切不可踩一下松一下,因为ABS一定程度上等于自动点刹程序,一脚踩到底才能让ABS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这也是更换了ABS的车主需要适应的一种制动习惯。
还有一点也是车主们比较关心的:ABS的制动距离。虽然从官方的宣传信息来看,ABS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车轮抱死,并不承诺能缩短制动距离,可根据实验数据显示,带ABS的车型制动距离要比不带ABS的车型短很多。
为什么呢?因为车辆不带ABS的时候,达到制动峰值以后轮胎会抱死,轮胎固定的一个面与路面摩擦,橡胶温度升高,强度下降,摩擦力也会随之降低;带ABS的车辆可以防止车轮抱死,使车轮的不同面与路面接触摩擦,因此可以一直保持较大的摩擦力。只有在一些特殊路段上,比如大量积雪、碎石路、深沙地、厚泥地,车轮抱死以后可以在前轮形成一个土堆阻挡车辆前进,因此带ABS的车辆制动距离才会显得比较长。在雨雪湿滑路面上,带ABS的车辆在制动时车身会稳定很多。
一些车主表示,在结冰路面上ABS会让制动踏板踩不下去,车辆停不下来,因此延长了制动距离。其实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因为ABS可以防止轮胎抱死、提供最大的摩擦系数,却不能超越轮胎和路面的物理极限,在同样路况下,如果车辆不带ABS,很可能会轮胎抱死、车辆失控,那就不光是制动距离长短的问题了。所以说在结冰路面上行驶,提前减速、缓速慢行才是关键,不能单纯指望紧急制动。
还有车主说了:平时听ABS都是“几通道”,这要如何选择呢?
“几通道”是对ABS传感器的俗称,比如“四通道”就是4个传感器,官方表述为“4S/2M”,也就是4个传感器、2个ABS电磁阀。
以三轴半挂车为例,一般可以选用四通道或六通道的ABS,其中四通道电磁阀分别控制左右两侧的车轮,六通道的ABS则是每根车桥都有一个独立的控制单元,因此六通道的监测和控制要更加精准,自然购置成本也要明显高于四通道。如果说车主平时跑的路况比较好,比如高速、国道、省道,选择四通道ABS就可以满足使用需求了;如果平时跑的路况相对复杂,那就尽可能地选用六通道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