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颗诱人的棉花糖。
规则是:如果你现在吃了棉花糖,你不会再有下一个;如果你存起来,明天就会多给你一个。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如果是你的孩子,她/它会怎么做?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棉花糖实验都不陌生,也是延迟满足感的测试。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学的米歇尔教授和他的同事对500个学前年龄的孩子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其中仅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选择了延迟满足,获得了两颗棉花糖。
十多年后的跟踪实验测试了这些孩子的认知能力、自我价值感和处理问题能力。
结果发现,当年选择了延迟满足,获得了第二颗棉花糖的孩子们,在测试中拥有更高的分数。
这个实验非常出名,它表明,延迟满足感有助于更健康的心理发展。
除此之外,它还让我们想起什么更深层次的东西呢?
时间洞察力理论
Time perspective theory (TPT)
津巴多(Zimbardo)和一系列的心理学家和生物神经学家指出:人们的情绪、行为和很多决定被自己的时间洞察力决定,而且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无意识的。
他们把对于时间的洞察力分为3个维度,6个类别。
过去
过去积极:这类人聚焦于过去积极的经历,比如快乐的童年、美好的家庭时光等,他们拥有更高的自我评价,拥有更好的成长机会,能在任何环境下做最好的努力。他们的特质是热情、乐观,他们能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快速振作。
过去消极:这样的人总是回忆过去发生的痛苦和失败的经历,他们时常会感觉到后悔、自责、内疚和悲伤,缺乏对生活的动力。
现在
享乐主义:享乐主义顾名思义就是推崇及时行乐,享受当下;这类人会花大量时间在快乐的活动中,比如参加趴体、运动等。他们总是被人评价为充实的、幽默的,具有创造精神和冒险精神的。但是,这类人也容易出现冒险和冲动行为,比如赌博、竞速、喝酒、嗑药等。
当下宿命论:而相信宿命的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自己的努力并不能改变什么,他们只需要被动的接受安排即可。他们会表现得漠然、无兴趣和低落。
将来
将来目标导向:这类人有明确的目标,他们愿意放弃当下的享乐,也就是延迟满足,为了达成未来的目标,高效的利用时间;他们非常自律并且十分关注行为带来的结果。
身后轮回:这部分人着眼于死后自己的轮回,他们认为现在的行为会影响死后的去处,比如进入天堂等。他们会经常参加一些精神上的活动,以博得死后好轮回。
以上的六种时间洞察力,过度的专注于其中任何一种都是不健康的。
那么,理想的时间洞察力组合是怎样的?
怎样才能有助于个体的幸福、健康和成就呢?
快乐是人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它总是显得不那么紧急,总是被排在其他一些事情之后。
理想组合
你的时间洞察力是怎样的呢?
你想要做出改变和调整吗?
我们能不能改变自己的时间洞察力?
很多心理学家证明,这个改变虽然难,但却是可以做到的。
有三个前提:
1. 意识到时间洞察力的重要性;
2. 并知道自己的状态和改变的方向;
3. 持续的有意识的努力。
每天睡前,有意识的回忆当天或最近发生的快乐和成功的事情;
珍藏家庭纪念册,坚持家庭传统仪式;
在自己的日程表中,不仅要包含学习、工作等为未来做准备的事务,也一定要安排享受当下的娱乐活动。
时间洞察力(TPT)的理论很简单,但是意义很深远。
幸运的是,我们可以改变和掌控自己的时间洞察力。
过去积极的经历,是成长的根;
未来目标,是飞翔的翅膀;
当下的享乐,为努力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