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岳阳楼记》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见吉林文史出版社《古文观止》)
- 解释加点的词。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该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探求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殿堂
- ③玉之言,盖有讽焉 讽喻
④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古代王侯自称的谦称 - 句子翻译。
翻译句子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要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
4、甲乙两段选文都对景物进行细腻的描写,甲文的景象呈现出波澜壮阔 和气象万千的特点,乙文则写出了四季分明的景色,其中“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描写的是 秋 季和冬季的景象。
5、甲、乙两文的“忧乐”观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理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从而比较出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甲】文中作者推崇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希望自己也能像古仁人一样。据此可以看出,【甲】文的忧乐观是:胸怀天下,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乙】文中楚襄王自己感到快乐时,就推测“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据此可知,楚襄王想象自己的快乐和百姓一样,这只是他自己臆想的,而不是真的和百姓同乐。所以,【乙】文的忧乐观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主,以自己的“忧乐”来推测百姓的“忧乐”。
6、如何面对有乐有忧的未来人生,说说你的真实想法。
示例: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不会永远是坦途。人生有乐有忧、有苦有甜,这才是生活的本来模样。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看淡得失,放下纠结,心中充满阳光和善意,以笑容面对人生。
【参考译文】
【甲】略
【乙】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生得逢时,生不逢时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
《岳阳楼记》基础巩固练习卷
一、理解性默写。
1.本文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表达作者“ , 。”的旷达胸襟和“ , 。”的伟大的政治抱负。
2、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 , , , 。
3.时间上表现洞庭湖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 。
4.描绘鸟欢鱼跃的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 。
5、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
6、概括迁客*人雨天登楼观景时“以己而悲”的句子 , 。
7.概括天气晴好时迁客*人“以物而喜”的句子是: , 。
8.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 , 。
9、《岳阳楼记》中,以“ , ”两句表明他无论是否身在朝堂,都会把国家和百姓放在心上。(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
二、《岳阳楼记》的重点词和句。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越明年 ②百废具兴
③增其旧制 ④属予作文以记之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 ⑥朝晖夕阴
⑦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⑧南极潇湘
⑨谪守巴陵郡 ⑩连月不开
⑾日星隐曜 ⑿樯倾楫摧
⒀去国怀乡 ⒁忧谗畏讥
⒂长烟一空 ⒃把酒临风
⒄宠辱偕忘 ⒅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⒆或异二者之为 ⒇不以物喜
21微斯人 22先天下之忧而忧
- 感极而悲者矣 24、薄暮冥冥
25、至若春和景明 26、波澜不惊
27、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8、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9、是进亦忧,退亦忧
30、然则何时而乐耶 31、前人之述备矣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⑤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⑥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⑦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⑧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⑨浮光跃金,静影成璧。
⑩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醉翁亭记》
【甲】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①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②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①本②其山川,道③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摘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①因为:于是,就。②本:推求。③道:称道。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2)野芳发而幽香(花)
(3)顾而乐之( 回头看)(4)遂书以名其亭焉(命名)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又庆幸那里的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
3、【甲】文中作者始终以“太守”自称,结尾才点出太守姓名,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前文中一直以“太守”自称,设置悬念,结尾点明太守是谁,解除悬念,体现了构思的巧妙;(1 分)前文以“太守”自称,突出一郡长官的身份,有助于表现与民同乐的主题;结尾用设问的手法(故设一问),在自问自答之中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意。
4、【甲】【乙】两个选段在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感情方面有什么共同点?(3分)
与民共乐,(1 分)都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1 分)和寄情于山水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1 分)
译文
我担任滁州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于是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士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
《 醉翁亭记》练习题
一、词语理解
1、山行六七里( )2、峰回路转( )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4、名之者谁( ) 5、饮少辄醉( ) 6、而年又最高( )
7、故自号曰( ) 8、醉翁之意不在酒( ) 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
10、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11、云归而岩穴 暝( )12、野芳发而幽香( )
13、朝而往( ) 14、至于负者歌于滁( ) 15、伛偻提携( )( )
16、 往来而不绝者( ) 17、临溪而渔( )18、杂然而前陈者( )( )
19、觥筹交错( ) 2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1、树林阴翳( )
2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2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 )
24、太守谓谁( ) 25、临于泉上 ( )
- 句子翻译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6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7、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
8、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0、山水之乐,得知心而寓之酒也。
- 常考名句
- 《醉翁亭记》中直接点明作者本意不在于饮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的句子是:( , )。
- 《醉翁亭记》中用( , )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展现了朝暮景色的变化变化之美。
- 《醉翁亭记》中以清丽明快的语言,描绘春夏之境的句子是( , )
- 描写醉翁亭的环境及其形状的句子 ( , )
- 诗中以简笔勾勒出“醉翁”的自画像,描写“醉翁”醉在其中的情景的句子( )
- 醉翁之号的由来( , , )
-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动静对比之美。( , , )
树木之境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
- 《湖心亭看雪》理解与迁移性练习题
- 理解性默写(共5题,满分13分)
1.《湖心亭看雪》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 , ”。
2.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的句子是: , 。
3.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
, , 。
4.文中采用白描手法,化大为小,寥寥几笔,突出景物的特征,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把景物写意山水画(用白描手法描写湖上景物悠远脱俗,创造出一种恬淡清雅的意境)的句子是: , , , , 。
二、字词解释(共17题,满分23分)
(一)(16分)
5.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6.是日更定 是:
7.挐一小船 挐:
8.雾凇沆砀:
沆砀:
9.上下一白 一:
10.惟长堤一痕 惟:
11.芥:
12.铺毡对坐 对:
1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 更:
1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 白:
15.客此 客:
16.及下船 及:
(二)一词多义(6分)
17.①上下一白
②长堤一痕
18.①更定
②更有痴似相公者
19.①是日更定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三)词类活用(2分)
20.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1.与余舟一芥
三、句子翻译(共3题,满分9分)
22.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四、文言文对比阅读(共3题,满分32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5-29题。(16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已。鲁直④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即黄庭坚。
25. 请用“/”给文中的划线处断句(两处)。(3分)
暗 窗 红 火 任 意 看 数 卷 书 亦 复 有 少 趣。
2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
(3)辄复不遂 辄: (4)鲁直所谓 谓:
2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28.【甲】文中“ ”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乙】文中“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听觉角度,反衬 (2分)
29.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30-34题。(16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3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上下一白 (2)从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3)武林门而西 (4)即棹小舟入湖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32.用“/”划分画线一句的朗读节奏。(3分)
午 刻 入 昭 庆 茶 毕 即 棹 小 舟 入 湖
33.两篇文章在写景上有何不同?(3分)
34.“《湖心亭看雪》中的“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2分)
参考答案
一、(13分)
1.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3.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二、(23分)
(一)消失;这;撑船;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白气弥漫的样子;全;只;小草。引申为细微的事物。这里指船;相对;哪里;还;痛快;指酒杯;客居;等到;小声地不断念叨;
(二)全;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大写是“壹”;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还;这;表示肯定的判断或解释。
(三)客居;像小草一样微小
三、见参考书,答案此处省去。
四、(32分)
10(1)全(2) 撑、拿 (3)往西(向西去)4)就,便(立即,马上)
(1)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啊!(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于此的人啊!)(2)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梦中初次遇到洛神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
12、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13甲文写的是雪后的西湖,乙文写的是春天的西湖;甲文则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来写景,乙文用生动的比喻来写景,如“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14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15、村外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内猪满圈,鸡栖埘。
(二)(16分)
6.暗窗红火 /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7.白:杯,酒杯 客:客居 辄:总是 谓:说(认为)
8.(1)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全句大意1分,“莫”、“似”各0.5分)
(2)晚上下起大雪,当时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挡。(全句大意1分,“欲”“为”各0.5分)
9. 湖中人鸟声俱绝 夜的寂静(寂静)
10.甲文趣在:①夜半独往湖心亭赏雪(未答出“夜半”或“独”,得1分);②湖心亭巧遇知音把酒言欢。(2分。答出一点即可) 乙文趣在:①雪夜聆听大雪敲击竹子传来的清脆的声音;②悠闲自得地读书。(2分。答出一点即可)
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晚上下起大雪,当时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挡。然而大雪敲击竹子,发出铮铮的声音,暗暗的窗子与红红的烛火,随意地翻看几卷书,也是能享受到一些乐趣的。离时为自己叹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总是不行。然而是行是止,任它吧。鲁直所说“没有一处不可以寄一梦”。
四、《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得:同“德”,感恩、感激
(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指人固有的羞恶之心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假如,即使
(4)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分)
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分)
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优厚的棒禄的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3.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2分)
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一一舍生取义。
4.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示例: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遭到人们的睡弃(言之有理即可)。
五、《唐雎不辱使命》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节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①!”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②盆缶③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④.于是秦王不怿⑤,为一击缶。相如顾召⑥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瑟:古乐器名。②奉:敬献。③缶:瓦制的打击乐器。④靡:后退,避开。⑤怿:高兴。⑥顾召:回过头来嘱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以头抢地尔 碰,撞 ②休祲降于天 吉祥
③秦御史前书曰 上前(走上前) ④秦王怒,不许 答应
(2)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句意为:秦王的侍从们想要*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吓得倒退。
(3)翻译下面句子。
①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
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我(寡人)私下听说赵王爱好(喜欢)音乐,请弹奏瑟!
- 【甲】【乙】两文都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使臣形象,请概括唐雎、蔺相如二者形象的共同点。
勇敢、机智、善辩、爱国。
- 【甲】【乙】两文在刻画唐雎、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形象时,所采用的描写方法有何异同?请指出。
相同点: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不同点:【乙】文有神态描写、侧面(间接)描写,【甲】文没有。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的辨析能力。两文都有人物与秦王的对话,属于语言描写;“挺剑而起”则是对唐雎的动作描写;“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也是对蔺相如的动作描写。不同点:【乙】文“相如张目叱之”是对蔺相如的神态描写,文中对众武士的描写则属于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甲】文没有。
【参考译文】
【甲】略
【乙】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奏瑟一曲!”赵王就弹起瑟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来相互为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蔺相如向前进献瓦缻,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缻,蔺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如果我自*,脖颈里的血可以溅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从们想要*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因此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头来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六、《送东阳马生序》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
【注】①奉议:官名。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给予,赠送
(2)非天质之卑 卑:低下
(3)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 诚:确实,的确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B.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C.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D.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才能看到。
-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
读书时先要将房间打扫干净,点上香,使精神(注意力)不分散。
4. 【甲】【乙】两段选文,两位长辈就“怎样才能学有所成”的问题,分别给出了建议。结合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 关键信息 | 学习建议 | 前提条件 |
【甲】 | 业精德成 | ①专心致志地学习 | 热衷于学习 |
【乙】 | 养心探道 | 第一条建议:②要主动独立思考,解决疑难问题 第二条建议:③要排除外界的各种诱惑,静心学习。 | 全身心投入学习 |
七、《蓸刿论战》
【甲】(节选)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飞将军
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之。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②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追骑,以故得脱。
【注】①络:用绳子编织成的网状物。②暂:突然。
- 甲文选自 《左传》 ,这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 编年 体史书。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⑴单于素闻广贤(一向,向来,平素 )
⑵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好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曹刿共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之 乘 状语后置)
8.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D
A.发现李广一定要让年轻人去抓他。B.发现李广一定要让他活着回去。
C.抓到李广一定要让年轻人送过来。D.抓到李广一定要让他活着送过来。
9.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填空。
所叙之事 | 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 |
甲文 | ⑴长勺之战的经过及战后曹刿论取胜原因 | 军事才能卓越 |
乙文 | 李广被生擒后伺机逃脱 | ⑵沉着机智,骁勇善战 |
10.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甲乙两文都生动展现了古代悲壮的战争场面。
B.甲文略写战争经过是因为文章重在“论战”。
C.乙文李广逃脱的原因是他找到了残余的军队。
D.甲乙两文都借助对比的手法来揭示人物特点。
11.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在对方辙乱旗靡时乘胜追击,李广“ 佯死 ”,见“旁有胡儿骑善马”便马上行动,甲乙两文都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做任何事情,要善于观察。并抓住最好时机及时行动。
八、《邹忌讽齐王纳谏》(委婉地劝谏)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邹忌(zōu) 昳丽(yǐ) 燕国(yān)
B.孰与(shú) 弗如(fú) 入朝(cháo)
C.窥镜(kuī) 期年(qī) 纳谏(jiàn)
D.间进(jiān) 旦日(dàn) 规劝(quà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旦日,客从外来( 第二天 ) (2)暮寝而思之( 躺着休息,睡觉 )
(3)皆朝于齐( 朝见 ) (4)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
3.把下列句子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 邹忌)朝服衣冠。 (2)徐公来,( 邹忌 )孰视之。
(3)客从外来,( 邹忌 )与( 客 )坐谈。 (4)自以为不如( 徐公 )
4.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联。
上联: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
下联: 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A.朝服衣冠,窥镜
朝而往,暮而归
B.客之美我者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及鲁肃过寻阳
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愿为市鞍马
7.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一处)
(1)吾妻/之美我者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虽然邹忌的妻、妾、客都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类比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10.请举一个我国历史上关于进谏或纳谏的事例。
(1)魏征多次成功劝谏唐太宗。(2)鲁庄公采纳曹刿的意见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
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使者过赵,赵王系①之。使者曰:“秦、赵为一,天下服矣。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②。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臣窃为王患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选自《战国策·燕策》,有改动)
注①系:拘囚。②郄:同“隙”,嫌隙。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秦、赵为一,天下服矣( 顺服,顺从,服从 )
(2)赵王以为然而遣之(释放,使离去 )
(3)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 同“拒”,抗拒 )
(4)臣窃为王患之( 忧虑,担忧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B.
C.D.
A项,况且/将近;B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C项,都是表递进关系,而且;D项,替/为了。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
燕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就派遣我带着千金来祝贺。
14.选文中的燕使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的说服方式,有何不同?
解析 结合“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和“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等语句,揣摩劝说的方式。
参考答案 燕使从对方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来进行劝说;邹忌以自身经历类比进行劝说。
15.临近中考,父母对你的学习越来越关注,对成绩也越来越在意,常常是三餐询问,早叮嘱,晚督促,还不时在你学习的时候进房巡查,让你感觉压力重重,但又不能埋怨他们的一番好意。你不想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该如何对父母说,才能既得体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解析 要注意从两方面答题:一方面要突出影响,一方面要强调自己会自觉努力。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 爸、妈,我知道你们关心我,可你们这样做不仅会影响到我的学习,无形当中也给了我很大的压力。请相信我,我一定会全力复习迎考的。你们也不想我因为外界干扰而影响学习吧,你们说是吧?
16.综合性学习。
在语文学习的旅程中,我们可以感受自然山水的魅力,可以细品名胜古迹的意蕴……
(1)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夏天是个好季节。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写一首长诗来赞美它的热情明朗;假如我是 ,我 。
(2)在我国许多旅游胜地,精彩的对联比比皆是,自成一道风景。下面这副对联来自黄石市团城山公园的凝碧亭,上联已给出,下联有待整理,请将整理后的下联填到横线上。
上联:把酒问鲶鱼谁道磁湖水浅
下联:
盛世 山高 声随月亮 歌 临风
(1)略(扣住“夏天是个好季节”这个中心句,可从画家、作曲家、雕刻家等角度去展开。)(2)临风歌盛世声随月亮山高
九、《陈涉世家》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司马迁《陈涉世家》节选)
【乙】齐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ー也;使吾君以鸟之故*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之。”公曰:“勿*!寡人闻命矣。”(《晏子谏*烛邹》)
【注】①弋(yì)用带有绳子的箭射猎。 ②主:章管。 ③命:接受教导。
6、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2分)
A吴广以为然 杂然相许
B扶苏以数谏故 请数之以其罪*之
C项燕为楚将 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
D吾闻二世少子也 使诸侯闻之
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2分)
A.陈胜、吴广乃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使吾君以鸟之故*人 不以物喜
C未知其死也 其真无马邪
D今或闻无罪 或王命急宣
8、下列各项中与“当立者乃公于苏”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C )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帝感其诚
D是罪一也
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等死,死国可乎?
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②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有才能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
- 写出陈涉、晏子各自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
①陈涉等人谪戍渔阳,遇雨失期当斩;制定了诈称扶苏、项燕起义的策略。②景公要*烛邹;晏子列举因鸟*人的三种危害,启发景公放弃*烛邹。
十一、《三峡》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
A.重岩叠嶂(zhàng) B.不见曦.月(xī) C.乘奔御.风(yù) D.林寒涧.肃(jiān)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沿.溯阻绝 顺流而下 (2)飞漱.其间 冲荡
(3)晴初霜旦. 早晨 (4)属引.凄异 延长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或: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 缺的地方。)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荡的山谷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或:空旷的山谷传来猿 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给分点:响 哀转 绝)
11.文中画线句写出了三峡的山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2 分)
Ⅱ.阅读《陋室铭》,完成第 8~11 题。(12 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8.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陋室铭.(míng) B.苔痕.上阶绿(héng)
C.草色入帘.青(lián) D.南阳诸葛庐.(lú)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 出名 (2)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3)可以调素琴弹奏 (4)孔子云.说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或: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给分点:斯 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没有官府公文来使身体劳累。(给分点:丝竹 乱 案牍 劳形)
11.文中画线句写出了陋室的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2 分)
写出了陋室自然环境的清幽。目的是为了衬托陋室的不陋。
《 答谢中书书》
《短文两篇》(中书:官名 书:书信)
一、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
3.……四时 俱 备( )( )( ) 4.晓物将歇( )( )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 )( )
6.实是欲界之仙都( )( )( )
7. 未复能有与 其 奇者( )( )( )( )
二、译句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实是欲界之仙都。
6.自康乐(谢灵运)以来,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三、理解性填空
1.山川之美,在陶弘景的笔下的情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作者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弘景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整体感知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所在山川的的秀美景色?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
4.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
《记承天寺夜游 》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 月色入户( ) 2. 解衣欲睡,欣然起行( )( )
3. 念无与为乐者( )( ) 4. 怀民亦未寝( )
5. 相与步于中庭( ) 6. 盖竹柏影也( )
7.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按原文填空。
1.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2.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四、整体感知。
1.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月色?
写月语句:
描写方法:
- 你认为文中的“闲人”有哪些含义?
3.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
4.填空:
①《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两文都紧扣景物特征去写 ,也都运用了堪称点睛之笔的 、 ______和 的表达方式。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五、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下列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东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本文是一篇不足百字的抒情小品,作者 ,___朝______家、书画家,被喻为“ ”之一。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语语在文中的含义。
(1)念无与为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庭下如积水空明(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1)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贯穿全文线索的是 ,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文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
参 考 答 案
答谢中书书
一、1.用在主谓之间,无意义 共同谈论的话题(动作名)2.交相辉映 3.四季 全、都 具备 4早晨 消散 5.坠落 潜 鱼 跳跃 6.确实、的确 人间 美丽的地方 7.不再 欣赏 那些(这些) 奇异的山水(形作名)
二、1.山川江河美丽的风景,从古至今(就是文雅人士)共同谈论的话题。
2.江河两岸的岩石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子,一年四季都具备着(这样的美景)。
4.早晨,雾气将要散开的时候,猿猴、鸟儿就发出杂乱的啼叫。
5.(这)确实是人间最美丽的地方啊!
6.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以来,不再有欣赏那些奇异山水(的美景)的人了。
三、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四、1.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其美景的。
2.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3.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4.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意思对即可)。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记承天寺夜游》
一、1.窗户 2.脱 高兴(兴奋)的样子 3.想、考虑 4.睡觉 5.同时、一起 6原来 7.时间多余 有闲情逸趣的人
二、1.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就同他)一起在庭院里散步。
2.庭院地面的积水像天空一样清澈透明,积水中似乎有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在月光照耀下)投下的影子啊!
3.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有闲情逸趣的人罢了。
三、1.庭下如积水空明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四、 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⑵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句中没有写“月 ”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蔬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2.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于写景记游之中)作者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闲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语句中
3.表现出作者面对挫折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闲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语句中。
4.①描写 议论 抒情 ②闲 仙
五、1.苏轼 宋 文学 唐宋八大家
2.(1)想、考虑 (2)庭院里 (3)像天空一样清澈透明 (4)时间多余 有闲情逸趣的人
3.(1)(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
(2)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有闲情逸趣的人啊!
4.月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相影也
5.结尾一句既表达作者的欣喜愉悦性情,又呈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苏轼在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月夜中找到了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闲情逸趣,令作者陶醉,将远离人世凡尘杂事的拖累,表现出作者和张怀民超凡脱俗,摒弃一切,淡泊宁静的旷达情怀。
十三、《与朱元思书》知识点
一、作家与作品:
1、本文的作者是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2、本文选自《艺文类聚》。题目中“书”的意思是“ 书信”,是一种文体。
3、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的奇山异水。
二、解释文中加点或加线的实词或虚词,注意有些词活用时的翻译。
1、风烟俱净(消净、散净)
2、从流飘荡(顺,随)
3、任意东西(向东,向西飘荡,名词用做动词)
4、 一百许里( 来,左右)
5、天下独绝(绝妙)
6、水皆缥碧(青白色 )
7、直视无碍( 障碍 )
8、急湍甚箭( 江流 ) ( 甚于,比 )
9、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
10、负势竞上(凭借)( 竞相,争着向上 )
11、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2、 泠泠作响(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
13、嘤嘤成韵( 鸟鸣声 )
1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通“啭”,鸟鸣声)(穷尽)( 停止)
15、鸢飞戾天者(一种凶猛的鸟 )( 至)
16、 望峰息心(使…….停止,平息 )
17、经纶世务者(筹划)
18、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19、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树枝 )( 在上边 )(好像)
三、通假字
1、转通“啭”,鸟鸣声。
2、反通“返”,返回。
四、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水底的游鱼与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3)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重重叠叠)的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着比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而开成无数的山峰。
4)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蝉不停地鸣叫着,猿猴也不停地啼着。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译: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8)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树枝交错挡住了在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看到阳光。
五、理解性默写(根据原文内容填空):
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4、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写富春江水清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6、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7、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8、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9、用拟人修辞突出山“奇”的句子是: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六、问答题
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够体现所写景物的总体特征?并简要分析富春江“奇山异水”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清、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2)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答: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鸢飞戾无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个句子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这种思想?
答: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4)第二段在写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任找一角度加以指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例:运用了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用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写出水清。
再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水急的特点。
5)从写景方面看,第三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答:由低到高,由近及远 ,视觉,听觉。
6)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的作用是什么?
答:起到反复渲染的作用,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使结构更加严谨,照应开头四句话。
七、拓展延伸题:
1、本文和三峡同是写山水的精品游记,试与三峡作比较阅读,写出两者相映照的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民疾也。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猿则百叫无绝: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八、对比阅读(答谢中书书)
同:都是描写自然景物,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感情。
异:《答》全篇充满乐观情绪,《与》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
十四、《孟子》三章
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孔子'仁'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说,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大学》、《论语》、《中庸》并称为“四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6.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戚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作战就一定胜利。
重点字词解释:
1.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2.地利:地理形势。
3.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三里(之)城:的。
5.七里之(郭):外城。
6.(环)而攻之:围。
7.(是)天时不如地利:这。
8.(池)非不深:护城河。
9.(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
10.(委)而(去)之:放弃。去:离开。
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以:凭。
12.(固)国:巩固。
13.(威)天下:威慑。
14.寡助(之)(至):到。 至:极点。
15.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16.天下(顺)之:归顺。
17(以)天下之所顺:凭借。
18.(故)君子有不战:所以。
文本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的主旨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
4、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5、“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6、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7、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8、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家和万事兴。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就是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2.重点字词
舜(shùn) 畎(quǎn)亩 胶鬲(gé) 曾益(zēng) 拂士(bì)
【通假字】
(1)所以动心忍性 忍,通“韧”,坚韧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
【古今异义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2)富贵不能淫
古义;使……惑乱、迷惑; 今义:淫乱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捣土用的杵; 今义,建筑,修建
(4)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军人
(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征验,表现; 今义:走远路(多指军队);讨伐
(6)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
古义:了解,明白; 今义:比方
【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 空乏其身(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动心忍性(忍:使……坚韧) 行拂乱其所为(乱:使……受到阻扰)
(2)动作状: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 出则无股国外患者(出:在国外)
(3)名作动:
人恒过(过:犯错误)
【一词多义】
(1)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显露)
(2)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介词,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介词,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介词,在)
(3)拂
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
(4)士
管夷吾举于士(名词,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贤士)
【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责任,担子
2.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逆,不顺
3.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4.征于色 征:征验
5.而后喻 喻:明白,了解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在里面,指国内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7.国恒亡 恒:常
3.重点语句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情不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并在声音上显露出来,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都有灭亡的危险。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用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重点内容
一、整体把握: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两部分。第一部分: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
二、具体问题:
1.文章讲的是逆境中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地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3.第二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增益其所不能。
5.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6.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揭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十五、《愚公移山》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重点词语解释
(1)年且九十 且:将近
(2)惩山北之塞 塞:阻塞
(3)出入之迂也 迂:曲折,绕远
(4)聚室而谋曰 室:家
(5)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你们
(6)杂然相许 杂然:纷纷 许:赞同
(7)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
(8)以君之力 以:凭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连……都…… 损:削减
丘:土堆
(10)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怎么样
(11)且焉置土石 且:连词,况且
焉:疑问代词,哪里
(12)投诸渤海之尾 诸:之于
(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扛 夫:成年男子
(14)叩石垦壤 叩:敲,凿
(15)始龀 龀:换牙
(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交换 节:季节
(1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心:思想 固:顽固 彻:通
(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穷尽
(19)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背
3.通假字
(1)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2)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地
4.古今异义词
(1)河阳之北
河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2)达于汉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3)指通豫南
古义:直 今义:手指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古义:连…都… 今义:曾经
(5)投诸渤海之尾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古义:扛 今义:荷花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8)北山愚公长息曰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9)虽我之死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0)惧其不已也
古义:止 今义:已经
(11)无陇断焉
古义:山冈阻隔 今义:把持独占
(12)何苦而不平
古义:愁,担心 今义:五味之一,与“甘”相对
5.词类活用
(1)面山而居
面:名作动,面向,面对着
(2)吾与汝毕力平险
毕:形作动,用尽 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作状,用箕畚装(土石)
6.一词多义
方:
(1)方七百里(面积)
(2)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3)方欲行(将要)
固: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
(4)固若金汤(坚固)
穷:
(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2)穷凶极恶(极端)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穷困)
许:
(1)杂然相许(赞同)
(2)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
(3)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约数)
通:
(1)指通豫南(通向)
(2)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3)政通人和(顺利)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通)
(5)通计一舟(全,整个)
7.理解性填空
(1)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初定计划时其家人“杂然相许”,深入研究时其妻“献疑”,移山过程中邻人之遗男也“跳往助之”;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笑而止之”。(用原文回答)
(2)“愚公”坚信移山成功的依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3)第三段可以看作是文章的驳论部分。“智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列举的论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在文中用来驳斥智叟最有力的一句话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批驳的方式是驳论据;其结果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8.重点语句翻译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2)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文: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样呢?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文:用箕畚装上士石运到渤海边上。
(5)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译文:他苦于山北道路的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比不上。
(7)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译文: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9.课文内容理解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的“笑”表现了智叟不智或自作聪明;“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的“长息”表现了愚公不愚或胸有成竹;“笑”和“长息”属于人物的神态描写。
(2)“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杂然相许”表明愚公提议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其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
(3)从愚公之妻和智叟说话的语气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两个人说的话对情节的发展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①愚公之妻的话是关心的语气,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要解决“焉置土石”的问题。
②智叟的话带有轻视的(或讥讽的、挖苦的、责备的怀疑的)语气,以阻止愚公移山。
③前者“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
④后者“笑而止之”引出了愚公的反驳。
(4)鲜明的人物形象:
愚公(他大智若愚,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坚持不懈),是一个有远大的抱负,对克服困难有坚定的信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正确认识的智者形象。智叟是一个自作聪明的愚者形象。他轻视愚公,反对移山,目光短浅,无所作为而又好为人师,令人可厌可憎。
十六、《周亚夫军细柳》(驻军)
1.文学常识
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对汉武帝亲自巡视、慰劳细柳军场面的描写,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3.重点字词
棘门(jí) 彀弓弩(gòu)弩(nǔ )按辔(pèi) 胄(zhòu) 嗟(jiē)
曩者(nǎng) 被甲( pī)车骑(jì) 作揖(yī)
【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通“披”,穿着。
改容式车 “式”通“轼”,扶轼。
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吗”
【词类活用】
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介胄之士不拜 介胄:名词作动词;穿戴盔甲
【一词多义】
(1)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使者、使臣)
使人称谢(动词,派遣)
(2)军
军细柳(动词,驻军、驻扎)
上自劳军(名词,军队、守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名词,军营)
(3)诏
不闻天子之诏(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使使持节诏将军(动词,宣告、告诉)
(4)为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动词,作为、封为)
天子为动(介词,被)
(5)之
已而之细柳军(动词,往,到……去)
不闻天子之诏(助词,的)
称善者久之(音节助词,舒缓语气。)
(6)以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介词,把)
以备胡(介词,用来、来)
将以下骑送迎(用在数量、方位前表界限)
请以军礼见(动词,用、行)
【古今异义】
(1)将军亚夫持兵揖
(古)兵器 ;(今)士兵
(2)将军约
(古)规定;(今)大约,表估计;或条约、邀请等
(3)军中闻将军令
(古)听从;(今)用鼻子嗅
(4)使人称谢
(古)告知;(今)感谢
(5)其将固可袭而虏
(古)必定;(今)坚固,顽固
4.重点句子
(1)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译文:不久,(皇帝的车队)前往细柳军营,军营的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箭,(戒备森严)。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译文: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要进军营慰劳三军。”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让皇帝的车队进来)。
(3)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先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队,像儿戏罢了,其将士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获。至于亚夫,岂能被侵犯?”(说罢)连连称赞不已。
5.重点内容
(1)周亚夫将军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答:治军严格、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卑不亢
(2)文中在塑造周亚夫形象时,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呢?
答:正面描写:“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侧面描写:“将军令曰”“将军约”
(3)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上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对比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不得入”“又不得入”“乃传言” ——军容严整,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纪严明。
“直驰入” ——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对比二:文帝及随从入营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 ——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直驰入” ——军纪松弛。
对比三:三营将领
“持兵揖”、“以军礼见” ——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将以下骑送迎” ——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
十七、《桃花源记》
一、填空题
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
2.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语是世外桃源,现在用来比喻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美好的世界。
二、解释下列词语。
1.缘溪行(沿着、顺着)
2.芳草鲜美(新鲜美好)
3.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
4.复前行(又)
5.欲穷其林(尽)
6.林尽水源(尽头)
7.才通人(仅仅、只)
8.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9.桑竹之属(类)
10.悉如外人(全、都)
11.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12.黄发垂髫(指老人)(指小孩)
13.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14.乃大惊(于是、就)
15.鸡犬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6.具答之(详细)
17.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18.咸来问讯(全、都)
19.率妻子邑人(率领)(妻子和儿女)(同乡的人)
20.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隔绝、不通音讯)
22.乃不知有汉(竟然)
23.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2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向)(详细)
25.皆叹惋(感叹)
26.延至其家(邀请)
27.此中人语云(告诉)
28.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不必)
29.便扶向路(沿着、顺着)(先前的)
30.处处志之(做记号)
31.及郡下(到)
32.诣太守(拜访)
33.遣人随其往(派)
34.寻向所志(寻找)(标志)
35.欣然规往(打算,计划)
36.未果(没有实现)
37.寻病终(随即,不久)
38.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39.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
40.遂迷(终于)
41.后遂无问津者(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三、原文填空。
1.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见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文中陆游《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意境相似的一句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表明桃花源人与“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7.表明桃花源与外界间隔之久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表明桃花有人甘愿过隐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扰的句子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9.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别有洞天的总体感觉的句子是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10.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
12.描写渔人初见桃花林感受的句子是渔人甚异之。
13.表现桃花源人民生活安定恬适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语句,文中与此相似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15.介绍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原因的语句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6.写渔人辞行,村中人叮嘱的句子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17.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的结果是遂迷,不复得路。
18.“无人问津”这一成语出自本文的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
19.与“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别”意境相似的句子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0.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意境相似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四、问答题。
1.《桃花源记》一文以时间为线索。以渔人进入桃花源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到再访桃源一线贯之,串连全文。
2.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3 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
外界变化大,社会黑暗,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痛苦,长时间与世隔绝。
4.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想让外人知道,打扰了他们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
5.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桃源人居住在与世隔绝的地方,过着平等,自由,安定,富足的生活,不愿饱受战乱之苦。
6.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让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7.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之苦。
8.文章最后写到刘子骥去找桃花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事情真实可靠,这样进一步渲染了作品真真假假的气氛。
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理想的社会?
与黑暗现实对立,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是整个封建社会人民共同的理想。
10.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桃花源社会?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反映了作者主张和平,向往安定、美好的生活,寄托了他的政治抱负,反映了人民的愿望,表达了他对封建社会的评击和批判。
11.文中第三段写“桃源人”初见渔人,“乃大惊”有何用意?
写出了桃源人见生人惊异,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久远。
12.你学过本文之后,如何评价渔人?
有好奇心,背信弃义,追名逐利。
13.你认为武陵郡太守和刘子骥寻找桃花源的目的一样吗?
不一样。太守是为了夺取桃花源,而刘子骥是为了欣赏和追求理想社会。
14.作者把虚构与现实结合起来,把桃花源写的变幻莫测,忽隐忽现,试举例说明,作者写了哪些现实?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始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的身份,结尾写刘子骥,使虚构的桃花源发生的一切事情变得好像是真实的。
15.依据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应具备哪些条件?
自然环境美好,社会生活宁静,物产丰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过着美好宁静、幸福的生活。
16.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寄托了自己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否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理想?
陶渊明的理想社会: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民风淳朴,宁静,自给自足。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17.作品的思想反映作者的思想,通过学习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者是一个看不惯社会的黑暗,厌倦了官场的斗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十八、《小石潭记》知识点梳理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明道”,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存《柳河东集》。
二、故事背景
柳宗元因受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牵累,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的十年间,他以山水为寄托,遍游附近的奇山异水,写下了文笔清秀、富有诗情画意的游记作品“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之一。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日光下澈 “澈”通“彻”,穿过,透。
(二)古今异义
1.全石以为底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2.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今义:往
3.崔氏二小生
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4.不可久居
古义:停留;今义:住
(三)一词多义
1.清:水尤清冽(清澈,形容词)
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形容词)
2.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副词)
不可久居(能够,动词)
3.环:如鸣佩环(玉环,名词)
竹树环合(环绕,动词)
4.以:全石以为底(把,介词)
以其境过清(因为,介词)
5.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介词)
隶而从者(跟从,动词)
6.差:参差披拂(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词)
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动词)
(四)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2.皆若空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3.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爬行那样
4.凄神寒骨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使……凄凉;寒,使……感到寒冷
5.心乐之
意动用法,以……为乐
6.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近岸
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卷石底以出。(主谓倒装,即“石底卷以出”,意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
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即“以全石为底”,意为“以整块石头为底”。)
2.省略句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省略主语,即“(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六)成语积累
1.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2.犬牙差互:形容地形交界处像狗的牙齿一样互相交错。
(七)名句积累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问题归纳
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 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2. 第二自然段所写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3. 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4. 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5.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
不仅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凄苦的心境,寓情于景,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6.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思想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这里的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7.文中作者运用多种方法绘景,试举例说明。
(1)点面结合。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2)动静结合。写鱼“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是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动,静中有动,更显环境的雅静。
(3)虚实结合。“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表面写鱼,其实也在写水,鱼为实,水为虚,以实写虚。
六、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对小石潭优美、幽深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忧伤抑郁的情感
十九、《核舟记》知识点
1、结构分析: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先说“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再介绍船舱、船头、船尾,这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按照船舱、船头、船尾的顺序介绍运用的是从中间到两边的空间顺序和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写船头三人是按照由中间到两边的空间顺序和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写船尾的舟子是按照由右到左的【空间】顺序。
第一段总述:“奇巧”概括出雕刻工艺的特点,总领全文。
第二段至第四段分述:雕刻者刻的字暗示核舟主题;三人各具情态,栩栩如生;舟子右悠闲,左专注。
第五段总述:“灵巧”照应“奇巧”,首尾呼应,赞叹王叔远雕刻构思巧妙、技艺巧高超,赞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富有智慧。
2.内容分析:
(1)“奇巧”:总说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成就卓越,总领全文。
(2)“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概括说明原料小而题材广,说明王叔远构思精巧,可见他雕刻成就突出。
(3)“盖大苏泛赤壁云”:交代核舟的主题。
(4)“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答: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5)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文中的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答:文中的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它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从侧面强调王叔远技艺高超。
(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这句主要说明了什么?意在突出什么?
答:主要说明了核舟的小,意在突出王叔远的技艺高超。
(7)“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有何作用?
答:点明窗子灵活精致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8)突出苏东坡形象特征的句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9)写苏、黄二人友好关系、互相切磋的句子:【左手抚鲁直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苏黄共阅一手卷;左手抚鲁直背;如有所语】
(10)写佛印放浪形骸、超脱尘世的句子: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11)第三段对人物造型运用了外貌描写以及神态描写,印证了第一段的哪句话?
答: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12)第三段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
答:①与核舟主题“大苏泛赤壁”相吻合;②前面介绍窗上刻的是苏东坡的诗句;③三个人的位置东坡居中。由此可见,苏东坡是主要人物,因此先写。
(13)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什么?
答:赞叹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14)“舟尾横卧一楫”起何作用?暗示了什么?
答:照应“泛”字,暗示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
(15)第四段分类别:右边舟子神态轻松悠闲,左边舟子神态专注平静。
(16)作者为什么要写两位舟子的动作、神情?
答: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给观赏者造成一个江上泛舟的实感,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更加暗示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跟船头的情景相呼应。
(17)为什么略写船背?
答:因为船背是雕刻品的附属部分,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明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18)最后一段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是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19)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哉!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高超雕刻技艺的赞叹和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富有智慧的赞美的思想感情。
(20)作者在末段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答: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突出雕刻者技艺的精湛,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且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
(21)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总括全文,照应开头。突出了核舟之小和雕刻技艺的高超。
(22)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事物繁多;③所刻事物情态毕备。
二十、《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
(掌握重点字词)北冥(通“溟”,大海)有鱼,其名(名称)曰鲲(kn)(传说中的大鱼)。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三千里,抟(tuán)(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也,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天之苍苍(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一、文学常识: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庄子》。《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二、通假字:北冥有鱼 (“冥”通“溟”,海)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呢”)
三、词类活用:1.怒而飞 怒:形容词作动词,奋发,振翅。
2.鲲之大 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3.《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四、古今异义词:1.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流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之马
2.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今义:湖泊的名称。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波动荡。 今义:海洋运输
五、一词多义:
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名列前茅。(名次)
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北山愚公长息曰。(动词,叹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平息)
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而:怒而飞。(连词,表修饰关系)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关系)
则: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就)时则不至。(或者)以: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其:其名为鲲。(代词,它的)不知其几千里也。(它)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他们)
- 内容探究:
1.庄子在本文段中讲述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
2. 文章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有何作用?作者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并不是对大鹏的赞美,重点是阐明“万物都有所待”的道理,如大鹏一样,它的腾飞也需要“凭借”。
3.说说你对“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的理解。这里采用类比手法。展示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在空中飞行还只是梦想的年代,庄子能设想空中的大鹏“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十分惊人;尤其是对苍天颜色的追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今天看来,也是十分深奥的问题。
4.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段中的想象的理解。一是在想象中夸张,如在想象鲲、鹏形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二是在想象中进行对比,极写鲲、鹏之大,与之相呼应的,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三是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创造,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形象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一、文学常识: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文选自外篇中的《秋水》。代表作有《逍遥游》、《庖丁解牛》等
二、重点词语
1、梁、桥 2、游、游玩 3、从容、悠闲自得 4、安、怎么
5、是、这 6、固不知子也、固然 7、子固非鱼也、本来 8、全、完全,肯定(是这样) 9、循、追溯 10、其,话题。 11、本:最初。
三、、内容分析
1、庄子提出观点的句子是:“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惠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句子是: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4、比较庄子与惠子性格的差异: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5、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惠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庄子处于被动。庄子偷换概念,将怎能会知道偷换为“怎么知道”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6、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因为他对客观事物带有欣赏的态度,看到鱼儿出游从容,自己当时也悠闲自得,就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移情到鱼儿的客观事物上。
四、知识点整理:
(一)、古今异义词:循其本:古、追溯 今、遵守、依照、沿袭
(二)、一词多义
1.固:
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本来。
2之:是鱼之乐也:助词,的
子之不知鱼之乐:主谓之间,不译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 …也,表判断
2、倒装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状语后置,应为“于濠(háo)梁之上游”
(四)成语积累
濠梁观鱼:形容悠然自得,寄情物外。
二十一、《大道之行也》知识点梳理
《大道之行也》出自《礼记·礼运》。《礼记》,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周礼》《仪礼》全称为“三礼”,儒家 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共四十九篇。《礼运》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礼记》是儒家五部经典之一。
“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一)通假字
(1)选贤与能 与通'举',选拔、推举。
(2)矜、寡、孤、独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二)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不独子其子。 子:原意为儿子,文中指以……为子。
②形容词作名词
选贤与能 贤:原意为贤能的,文中指贤能的人 能:原意为有能力的,文中指能*人
③动词作名词
盗窃乱贼而不作
盗窃:原意为作乱,文中指盗窃的事情
乱贼:原意为作乱,文中指作乱害人的事情
(三)一词多义。
①亲:不独亲其亲 (动词,以……为亲)
不独亲其亲 (名词,亲人)
②子:不独子其子 (动词,以……为子女)
不独子其子 (名词,子女)
③独:不独亲其亲 (副词,仅,只有)
矜寡孤独 (名词,老而无子)
④闭:是故谋闭而不兴 (动词,杜绝,闭塞)
故户外而不闭 (动词,关门)
断句划分:
大 道 之 行 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十二、《马说》
一、作者:韩愈, 代,“唐宋八大家”之一 。
二、一词多义:
1.策:①执策而临之 ②策之不以其道 策① ②
2.以: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策之不以其道 以① ②
3.之: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马之千里者 之① ②
③策之不以其道 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③ ④
- 食: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③食不饱
食① ② ③
4.其:①其真无马邪 ②其真不知马也 其① ②
5.虽: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故虽有名马 虽:① ②
三、通假字:
1.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食: 材:
2.才美不外见 3.其真无马邪 见: 邪:
四、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作动词) 策:
2.食之不能尽其材(动词使动用法) 尽:
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做动词) 辱:
五、解释下列加点词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骈死于槽枥之间 祗: 骈:
3.不以千里称也 4.一食或尽粟一石 称: 或: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策之不以其道 且: 等: 道:
7.执策而临之 8.是马也 执: 临: 是:
六、翻译句子: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七、内容理解:
1.主旨: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借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比喻 贤才难遇明主,表现了作者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极大愤慨。
2、写法:托物寓意,以“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祗(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埋没) B.才美不外见(同“现”,显现)
C.执策而临之(面对) D.策之不以其道(鞭子)
4.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本文第一段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者强调伯乐的重要性;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C.文章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句,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后一句表示推测语气,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5.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C )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马之千里者 D.虽有千里之能
二十三、《世说新语》二则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 )讲论文义
( )。俄而( )雪骤,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可拟( )。”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 )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 )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不顾( )。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太傅( )雪骤( )柳絮( )
无奕( )在不( )
二、解释文中括号后的加点字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理解其多种含义:
A、元方时年七岁 ( )B、雪寒日内集( )
故时有物外之趣( ) 能张目对日( )
C、未若柳絮因风起( ) D、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四、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6、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7、友人惭,下车引之
五、填空:
《世说新语》是 朝宋人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咏雪》中用了两个比喻句:一个是 ,一个是 。相比之下,更好的是
,理由是
。
六、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3、待君久不至,已去。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文学常识:
出处:《世说新语》。作者:南朝宋 ,刘义庆 ,文学家。
《世说新语》: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代表作。主要记载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
二、主要内容:
1、中心:主要记叙陈元方对父亲朋友不礼貌的行为进行批评的故事,表现了元方明白事理及落落大方的处事态度。
2、人物形象分析:
太丘:汉朝陈寔(shì),曾做太丘长。长,掌管。元方的父亲。
“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看重承诺,守时。
友:太丘的朋友。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不讲信用,迟到了不知检
查自己的过失,反而当着元方的面责骂他的父亲且言语粗野,不讲礼貌。
“友人惭,下车引之。”——知错能改。
元方:七岁孩子。
——不卑不亢地指出友人为人的不足,表现了元方明白为人要讲诚信,要讲礼
貌的处世原则;也反映了他的机智和思维的敏捷。
“入门不顾”——对不讲诚信,不讲礼貌的鄙视;也反映了他得理不饶人、年
少气盛的性格特点。
三、字词积累及运用:
1、关键实词:
与:和、同。
期:约会、约定时间。
过:超过。
至:到。
舍:放弃、舍弃。
戏:嬉戏、玩耍。
委:放弃、抛弃。
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
顾:回头看。
2、关键虚词:
乃:才。
便:于是、就。
则:就。
之:代词,代人,指元方。
3、特殊用法:
通假字: 不,通“否”。例句:“尊君在不?”
古今异义:去,离开。 例句:“去后乃至。”
4、翻译方法:
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年——年龄;待——等待;信——信用;惭——惭愧;入——进入。
补充成分省略:
( 友 )过中不至,太丘舍( 友 )去,( 太丘 )去后( 友 )乃至。
逐字翻译,落实到每个实词:
与人期行——和别人约定时间一起走。
二十四、《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课内词语:
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
书:书信。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
养德:培养高尚的品德。
淡泊,不追求名利。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须:必要、一定要。
广:使……增广。才:才干。广才:增长才干。
成:达成,成就,使……完成。
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懒惰。
励精:振奋精神。
险躁:偏激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平静的性格。
年:年龄。
与:跟随。
时:季节、时光。
驰:疾行、增长。
日:时间、时光、季节。
意:意志。
去:离开、消逝、逝去。
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
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
穷庐:破房子、偏僻简陋的房屋。
将复何及:(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问答题】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并要注意珍惜时光,勉励他刻苦学习,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
2.作者抓住“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语句看多用什么句式?
答: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语句多用双重否定句、对偶句。
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答: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4.本文的论点句,并说说论证方法。
答: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正反对比论证(险躁——静)。
5.你是如何看待“夫学须静也”这句话的?
答:学习需要淡泊宁静。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1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从时间观念上讲,就是要趁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2抓紧时间学习,淡泊宁静,全身心投入。静,是为了3节约学习时间。因为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力也一天不如一天。
6.《诫子书》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补充一个论据。
答: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而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和“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例句:乐羊子学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动,复返求学,终有所成,也是“躁”的最好的例证。
7.读完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1)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做事就会半途而废。学习先要立志,不愿意刻苦学习,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就不能增加自己的才干。
(2)人在少年时期就应该珍惜时间,发愤读书,因为时光飞逝,意志力也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年不努力,就会一事无成。
二十五、《孙权劝学》
(一)原文与注释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注释】
初:当初。
谓:对……说。
卿: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当涂:当涂,当权。 涂,通“途”。
辞:推脱。
以:用。
务:事务。
孤:王侯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博士: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通“耶”语气词。
但:只。
涉猎:泛猎,粗略地读
见:了解
往事:历史
耳:罢了
言:说
孰若:谁比得上
以为:认为
乃:于是,就。
(一)【注释】
及:到……时候
过:到
大:十分。
惊:惊奇
才略:军事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复:再,又
更:重新
刮目:擦擦眼。
大兄: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长兄
何:为什么。
见事:认清事物。
拜:叩拜
而:表顺承。
(二)知识积累
3、通假字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涂:通“途”。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一词多义
当: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如今)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辞:旦辞爷娘去。(告别)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推辞)
4、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辞。 /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研究。/治理。
及鲁肃过寻阳 等到 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 到/ 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 重新。/更加
但当涉猎 只/转折连接词,但是。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学士名称
往事 见往事耳/历史/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 很/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独自,孤独。
蒙乃始就学 从事/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看见
5、特殊句式
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卿言多务,孰若孤?
6、省略句:卿言多务,孰若孤?
关键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蒙以军中多务辞 (注意翻译顺序)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 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3.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 士别三日(有才能的人离别几天),就要重新拭目相看,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
理解成语并学会运用。
吴下阿蒙:吴下,指吴县,现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刮目,擦擦眼,意思是改变旧看法,用新眼光看人。
(三)课文提问
1.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不可不学!”应该是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之情。朗读时应体现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的口吻,“不可不学”应重读强调。)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揭示学习的目的、方法)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见往事耳”应重读强调。同时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略带责备的意味。朗读时应注意体现这一点。)
(3)卿言多务,孰若孤?(委婉批评,揭示学习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反问句,对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加以彻底否定。同时,运用对比、反问,使吕蒙无可推辞。朗读时“孰若孤”要重读强调,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谈读书好处意在鼓励吕蒙求学。)
【小结】
孙权的四句劝言,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先揭示学习的必要性,再谈学习的目的、方法,然后揭示学习的可能性,对吕蒙的推辞进行委婉的批评,最后用现身说法,谈读书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从而鼓励吕蒙求学。在劝言里,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可见一斑。
“孙权劝学”这一情节充分表现出了孙权的善劝,可以看出孙权平易近人,是一个珍惜人才、善于培养人才的明君。而吕蒙则是一个胸怀坦荡、机敏精*人,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劝告,“乃始就学”就是明显的见证。
2.品味肃、蒙对话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大惊”“非复吴下阿蒙”使人感觉鲁肃的神态十分惊奇。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这是一个感叹句,朗读时要读出惊讶、赞美的语气。)
鲁肃行动: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此做法有何含义?
(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何……乎”是反问的语气,但并不是埋怨鲁肃,而是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乎”还有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可见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朗读时要注意读出得意的口气。)
3.孙、蒙对话与肃、蒙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
(有,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而肃、蒙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kǎn)的趣味蕴含其中。)
4.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吕蒙:吴国名将,知错就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鲁肃:吴国谋士、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表现了他什么特点?
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与之深交,表现了鲁肃敬才、爱才的特点。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6.文中吕蒙与鲁肃的对话生动、传神,请作简要分析。
鲁肃的话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吕蒙的话表露出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两人风趣的对话表现了吕蒙就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 。
7.仔细阅读语段,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示例)读书学习非常重要。(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人的成才和天赋没有很大关系,先天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不管天赋怎样,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告诉我们“开卷有益” 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四)阅读理解
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 军中多务
3.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你知道哪个成语出自这个故事吗?写出来并解释。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即用新的眼光看待。
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
5.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学了课文,你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哪些启示?
从孙权身上,我得到的启示是:要善于劝学,同时也要关心别人。
从鲁肃身上,我得到的启示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还要敬才爱才 。
从吕蒙身上,我得到的启示是: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正确的规劝。
开卷有益,要活到老学到老 。
7.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
吕蒙:吴国名将。知过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吴国谋士。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二十六、《卖油翁》
一、《卖油翁》作者:
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二、课文重点
1.重点字词:
(1)自矜:自夸。矜,夸耀。
(2)释担:放下担子。释,放下。
(3)睨:斜着眼睛看。
(4)发矢:放箭。矢,箭。
(5)但微颔之:只是微微地点点头。但,只是。颔,点头。
(6)但手熟尔:不过手法熟练罢了。尔,罢了。
(7)忿然:恼怒的样子。
(8)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尔,你。轻,轻视。
(9)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10)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乃,就,于是。置,放。
(11)以钱覆其口: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以,用。覆,盖。
(12)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徐,慢慢地。杓,现在写作“勺”。沥,注入。
(13)因:接着。
(14)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卖油翁)打发走了。
2.通假字:
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3.一词多义:
之
(1)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2)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3)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
(4)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
其
(1)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
(2)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
以
(1)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
(2)钱覆其口(介词,用)
射
(1)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2)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
尔
(1)但手熟尔(同“耳” ,罢了)
(2)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
而
(1)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
(2)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
(3)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4.古今异义:
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三、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四、思考与练习:
1.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由“忿然”到“笑而遣之”。其变化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卖油翁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技艺是无止境的。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分别指代什么?
(1)忽啼求之:指代书写工具。
(2)传一乡秀才观之:指代方仲永写的诗。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指代陈尧咨射箭。
(4)康肃笑而遣之:指代卖油翁。
五、简答题:
1.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意近即可)
2.描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这两段文字,哪一段写得比较详细,哪一段写得比较简略,这是为什么?
答:写卖油翁沥油一段详细,为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服对方的形象;略写陈尧咨的射技,只用“十中八九”略写,对他恃技骄横则较详,便于突出各自性格,突出文章中心。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他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4.概括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尧咨因善射而自以为是,骄傲自大,不可一世;卖油翁身怀绝技,但含而不露,而又谦虚谨慎。
5.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词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睨、颔 自矜;吾射不亦精乎;忿然;尔安敢轻吾射。
6.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本文通过康肃公“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小事,说明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的道理。
7.出现在本文中的成语是:熟能生巧
六、拓展题:
读了课文,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自己有长处也不应该骄傲自满;他人有长处,应向其学习,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
二十七、《陋室铭》(刘禹锡)知识点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重点字词解释】:在:在于。名:出名,著名。灵:灵验、神奇。斯:此,这。是:表判断。陋室:简陋的屋子。 惟:只、只要。吾:我的。馨:香气,比喻品德高尚。
【赏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开篇大气,为全文奠定不陋基调,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
(2)文章开头几句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德”,以“名”“灵”衬“馨”,暗示陋室不陋。“德馨”两字点明文章主旨。
(3)以“不高”“不深”衬托“陋”,以“仙”“龙”衬托“德”,以“名”衬托“馨”,暗示陋室因为主人“德馨”而生辉。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以类比方式开头,引出陋室的寓意,以“德馨”统领全篇。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好(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原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重点字词解释】:苔痕:苔藓留下的痕迹。帘:草帘、竹帘。上:长到、爬到。鸿儒:大儒、博学的人,即大学问家,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赏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拟人、对偶,以动写静,使景物人格化,描写自然环境的宁静、清幽,不俗。流露出对景色的喜爱之情,暗示陋室不陋。
(2)“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室主人交往之雅致,不俗。暗示陋室不陋。当然也从侧面交代了作者看不起劳动人民,表现了作者的阶级局限性。
【译文】:苔藓长到阶石上,痕迹碧绿;草色映入竹帘里,满目青葱。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学问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平民。
【原文】: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重点字词解释】: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弹奏。素琴:不加装饰的古琴。金经:指佛经,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金刚经》。丝竹:指琴、瑟、箫、笛管等乐器的总称,指嘈杂的音乐。“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之(乱耳):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起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乱耳:扰乱双耳。乱:使……乱,使……扰乱。案牍(dú):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赏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不俗,暗示陋室不陋,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紧扣“惟吾德馨”,既为“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目。
【译文】: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原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重点字词解释】: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赏析】
(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诸葛庐、子云亭与陋室作类比,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高洁傲岸的志趣与抱负。
(2)“何陋之有?”引用、反问,说明陋室不陋,画龙点睛,总结全文,表示对最高道德规范着意追求的坚定信念。“何陋之有?”一句,语出《论语·子罕》,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后一句引为证据,作全文的总结,暗含着以“君子”自居,进一步突出作者高洁傲岸的志趣与抱负。“何陋之有”回应上文“惟吾德馨”。
【译文】: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屋,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小结】:本文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写法上,本文语言优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浑然一体,类比、对偶、引用,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节奏明快,充满音乐美,艺术魅力极强。
【填空题】
(1)本文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从日常交往方面写出“陋室不陋”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体现作者活动情趣的句子:A正面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B反面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全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义相同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文中运用了类比手法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文中有两处运用了虚、实结合的的写法:第一处实写:谈笑有鸿儒。虚写:往来无白丁。第二处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铭文一般都压韵,并常用排比、对偶句。本文为骈体文,就用了名、灵、馨、青、丁、经、形、亭等字韵脚,使文章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谐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
(10)文章从三方面写陋室不陋:写陋室环境,突出环境之雅;写陋室之人,突出交往之雅;写陋室之事,突出情趣之雅。
【问答题】
1.作者开头说自己的屋子是陋室,为什么到最后又说何陋之有?这不是矛盾吗?
陋是针对房子本身的简陋讲的,而不陋是说主人的精神品质高尚的话就不觉得陋了。陋是指物质上的,而不陋是指精神上的。开头前三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文章的中心句,后面的文章都是围绕这一句话展开。
2.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人品德高尚。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什么愿望?表现了作者怎样生活情趣?
表达了他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之道,你如何让看?
(1)可取。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2)不可取。因为作者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4.试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
表现作者对官宦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反衬作者生活情趣高雅,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情趣。
《爱莲说》
1.作者:周敦颐(1017年―1073年),原名敦实,别称濂溪先生,又称周元皓,因避宋英宗旧讳改名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五子之首,程朱理学代表人。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学界公认的理学鼻祖,称“周子”。因仕宦生涯,经常迁徒。虽收生传道授业,但无长随门生,有影响者不多,程颢、程颐曾以师礼事之,但实为学友。周氏学术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融合道学,间杂佛学。提出'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论。代表作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据说,周敦颐是*、周树人(鲁迅)等名人的先祖。
2.文章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者的鄙弃,歌颂了君子正直高尚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3.本文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衬托,用菊正面衬托,用牡丹反面衬托。文章第一段以菊花和牡丹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并描绘莲花的形象,赞美莲花的品格。“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既点明了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为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伏笔。“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加深语意,让对比感更强烈,为写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第二段与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相比较,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连,花之君子者也。”点明题旨。
4.本文一条线索,即以对莲的喜爱为线索;两个陪衬,以水陆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和牡丹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爱菊花、爱牡丹、爱莲花,指代三种人:
菊花,隐居避世的人;
莲花,指品德高尚、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牡丹,指追求富贵高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