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戒之的诚是什么意思,诚以德为信所固有的诚什么意思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4-02-04 19:52:33

以此戒之的诚是什么意思,诚以德为信所固有的诚什么意思(1)

以此戒之的诚是什么意思,诚以德为信所固有的诚什么意思(2)

问题1:为什么不讲一句善意的谎言?

答:不讲一句善意的谎言,本质是既不说谎又不伤害对方,意在修一个“诚”。

不说谎就是为了“诚于己”。阳明先生首倡知行合一,其本质就是诚,诚则明,不诚无物。哪怕善意的谎言,一旦习以成性,我们那颗原本纯粹和光明的心就被染污了,就会渐渐失去力量和能量。

真诚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诚于己,信于人,明于事!只有先对自己诚实,才能取信于人,继而成为一个心明眼亮的人,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不讲一句善意的谎言,也是为了修炼一份智慧。不说谎,连善意的谎言也不能说。在不伤害他人的同时,还要圆融地解决和处理问题,这就非常考验我们的智慧,因此也更能激发我们的智慧。

不讲一句善意的谎言,绝不是一个小术,而是一条很深的修学路径。如果在生活中我们真能以此条为戒,就能不断获得智慧和力量。如阳明先生所说,不必言“至诚如神”,至诚即神,至诚通天。没有诚意之功,格物致知即是落空,不仅进不到阳明学的大门,也无法领会圣贤所传下来的心法。

问题2:为什么不说一句负面的话语?

答:不说一句负面的话语,本质是反求诸己。意在修一个“智”。

抱怨非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制造出更多的负能量。《道德经》上说,“反者道之动”,我们向这个社会呈现什么,这个社会就会反馈给我们什么。

不抱怨,自能反求诸己,我们在抱怨的时候,其实是失去机会。善看处处是生机,恶看处处是*机。抱怨他人,把责任推给别人的时候,已经让我们成为问题的牺牲者,而不是问题的解决者,让我们变为现实的奴隶,无法超越现实的困难。

抱怨是一个人最糟糕的品质,当我们不断抱怨的时候,别人会看不起我们,不管是上级、下级还是同事、合作伙伴,他们会认为我们没有智慧应对困难,只会制造出新的问题。因此,面对问题,既要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又不粗暴地指责抱怨。

当我们真正把“不说一句负面的话语”作为一条原则的时候,就会“无所待而行”,积极寻找思路,主动采取行动,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不抱怨是当下最好的策略!阳明先生先生说,素其位而学,处患难学处乎患难,处贫贱学处乎贫践,则无入而不自得。

停止抱怨,开始行动,苦难即辉煌!

问题3:为什么不能尚未学习就去比较圣贤之高低?

答:学习圣贤文化,大家会习惯性地讨论儒释道的异同、理学与心学的是非、阳明先生的历史地位等诸多问题。500年前,阳明先生的弟子中也出现过同样的状况。在阳明先生看来,这样的争论,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让自己误入歧途。

“愿道通遍以告于同志,各自且论自己是非,莫论朱、陆是非也。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我们不看朱、陆是非,只看自己是非。自己尚未窥其藩篱,却去评论圣贤之是非,这是何等的不明智!这样的讨论,足以将我们卷入思辨的泥潭,浪费宝贵的生命时光。

“学者苟取而观之,其是非同异,当有不待于辩说者。而顾一倡群和,剿说雷同,如矮人之观场,莫知悲笑之所自,岂非贵耳贱目,不得于言而勿求诸心者之过欤!”

圣贤面前,放下自己的胜心旧习,开始行动,开始学习,是非同异自能分晓。

问题4:我们为什么敢于立“必为圣贤之志”?

答:“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

阳明先生说,圣贤相当于纯金,重要的是纯度,而不是分量。圣贤是论此心之纯,不论才力之广。我们不必与圣贤的功业比高低,我们只需要临摹其内心之纯粹。

如果我们看重的是分量,看到圣贤功业巨大而难以超越,难免生出一颗谋计之心。有此富贵利达心肠,就不敢立志圣贤。为了分量而杂于铜铁,则功业渐大,纯色渐少,最后,不复有金了。

因此,“必为圣贤之志”是指,立志朝着圣贤指出的光明方向坚定行进。阳明先生曰:“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我们原本也有一颗圣贤之心,只是被遮蔽了,圣贤只是致其良知而已。今天我们立志重新拥有光明,这是对自己最大的成全。立志圣贤让自己的生命更纯粹,更庄严,生命也更丰盛。或许我们一生都没有机会企及圣贤那样的功业,但能恢复此心之光明,此生亦足矣。因此,立志即是朝向星辰大海,坚定出发。

问题5:为什么不要评判性地学习圣贤?

答:有人认为,学习阳明心学,要批判性地学习,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对的,但这是圣贤的境界。圣贤之心如明镜,我们普通人如未开之镜,尚处于浅知浅行的状况。

正如阳明先生所言,未开之镜,如何照其妍媸?无星之秤,如何权其轻重?

在我们还没有达到一定境界以前,特别是初学时,不要去评判圣贤。“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必有轻忽慢易之意。”事先戴上一副有色眼镜,圣贤之学必定难以入门。

《中庸》有言: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道德经》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需要我们批判性审视的不是圣贤,恰恰是我们自己。我们应该通过圣贤照见自己,带着批判的心,在自己心上找问题。如此,才能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逐渐靠近光明。

以此戒之的诚是什么意思,诚以德为信所固有的诚什么意思(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