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暖通公司们也陆续开工了,在大家忙着开工的同时,我想跟大家聊聊施工中的一个小细节。
过去几年中,我跑了不少工地,发现在使用16管,盘管间距15cm的上海,大部分工地的盘管方式是尖头安装法(俗称打尖),在过弯处采用尖头状的处理手法。
这种做法施工起来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所以很多人都这么做。
都这么做,就是好方法么?
我查了下行业标准《JGJ142-2012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其中提到,当塑料管弯曲半径过小时,一方面会出现管道应力过大,出现跳管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能损伤管道的机械性能,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死折,导致地暖循环不畅,最终影响地暖效果。
尖头示意图
尤其是在回折型布管时,有多个连续弯头,受到的影响更大。
所以这么来看,在很多工地,尖头安装法并不符合标准。
那么标准的做法应该是什么样的?
规程给出了建议值:塑料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8倍,也不应超过管道外径的11倍。
以16管为例,如果都按照15cm的间距盘管,要么在连续过弯处放大管间距,要么就只有使用水滴头的做法。
水滴头示意图
水滴头安装法是在管道过弯处做一个水滴造型,将过弯对管道的影响降到最小,地暖循环更顺畅,采暖效果也更好。
唯一的缺点是对地暖师傅的技术要求高一些,甚至某些时候不知道施工师傅水平怎么样,就可以看他会不会做水滴头。
我的看法是: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尽量使用水滴头安装法。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