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何许人也?
不介绍,大家都应该“久闻大名”。不知其人者,皆是“孤陋寡闻”之人。
此人,“大儒”“大师”,大出风头。
11月9日夜,范曾妻子楠莉去世,他给妻子写了一篇讣告,摘要如下:
......40年来楠莉鼓励和支持我的事业,不求名利,克己奉公,热心慈善事业,凡我所奉献的书、画作品,她皆欣然取出,其中有她陪同我画了200张画捐献给南开大学建东方艺术大楼,捐献作品还包括钤有她收藏印的精心之作,略无吝啬,据荣宝斋价达60亿,而于公益捐献款项,亦皆楠莉从积蓄中取出,因为我是全国纳税模范,所以她所有捐款皆是税后收入;自留生活用费仅一小部分......
这样的讣告,令人“大开眼界”。
范曾果然,果然范曾!
300来字的讣告,大部分文字在“表扬”自己。
他是怎么自我“表扬”的呢?
讣告里有一个数字:据荣宝斋价达60亿。
60亿,多乎哉?不多也!
60亿,也是范曾先生“谦虚”出来的数字。
一般来说,形容什么东东值钱,措辞往往是“价值连城”。
遥想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得到楚国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派人送给信赵惠文王,愿意拿秦国15个城邑换取和氏璧。此典,又作“连城璧”。成语“价值连城”,由此而来。
你说范曾谦虚不?很谦虚。人家忍着没说“价值连城”,狠心给自己压价:值60亿。
不过,这个数字,还是让我瞬间血压升高了。
60亿,有69吨。别吓我,我是背不动滴。
别的不说,这60亿,就甩梵高、王羲之、宋徽宗、朱熹们几百年几千年。
梵高的画,最高拍了5亿多;王羲之《平安帖》,拍了3亿多;宋徽宗和朱熹的真迹,分别拍过1亿。这几位老先生的真迹加起来,也不如一个范曾。
此乃前无古人、今有范曾也。
无论如何,范曾捐“60亿”,还是令人尊敬的。不管怎么说,他捐建的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可以为200张画“作证”。
数字嘛,也就那么一说。
但是,范曾先生似乎意犹未尽,又来了一个画蛇添脚,硬要加一句“我是全国纳税模范”,强调捐款都是“税后收入”。
还好,范曾“表扬”完自己之后,终于想起了去世的妻子,在结尾写下三句话:
第一句,楠莉为人谦和,宽以待人,她的高尚品格是为世所公认的!
第二句,楠莉永远离我们而去,在深切的悲痛中,相信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会永远怀念她!
第三句,楠莉,您安息吧,您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有了这三句话,我们终于看出,这是一篇讣告。
范曾自夸,是一贯做派。
他曾自我评价:五百年来国画第一人。
范曾的确很牛,被称之为“当代大儒”“国学大师”“书画大师”。
我查了一下,“大儒”,也叫鸿儒,多指有学问、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大儒有孔子、孟子、朱熹、顾炎武等。
《荀子·儒效》曰:“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贡是也。”
你说范曾牛不牛?敢与孔孟比肩,与朱熹、顾炎武齐名。
“大师”嘛,我就不啰嗦了,中国的“大师”太多了,走在大街上随便一摸,可能就摸着一位“大师”。
我佩服的是,范曾先生写的这个“讣告”,夸自己的确夸出了水平、夸出了风格,必须“载入口碑”。
我郑重提议:将“范曾悼妻”一词,收入成语词典,正式取代“王婆卖瓜”。
(李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