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有机构大举买入HIT电池龙头山煤国际,并一字板带动光伏板块亚玛顿(叠加特斯拉)、爱康科技、康跃科技、金辰股份、中利集团、拓日新能、捷佳伟创、东方日升等近10只股早盘封板。
1月8日,HIT电池板块继续强势上涨,推动金辰股份涨停,东方日升、迈为股份等光伏个股随之涨幅。
HIT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横空出世?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这种成本偏高、应用较小的技术,能否形成新的风口?
异质结电池(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film,简称HIT,也有人简称HJT或HDT或SHJ),全称晶体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它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是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投资的热点之一。
相比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HIT由于采取了单晶硅衬底和非晶硅薄膜异质结的结构,同时具备了单晶硅与非晶硅电池的优点,具体包括效率提升潜力高、降成本空间大、更高的双面率、可有效降低热损失、更低的光致衰减、制备工艺简单等六大优点。
其中,前两个优点尤为值得关注。
在效率提升方面,HIT采用的N型硅片具有较高的少子寿命,非晶硅钝化的对称结构也可以获得较低的表面复合速率,因而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远高于传统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其效率潜力比当前使用P型硅片的PERC电池要高1.5%~2%。
在降成本方面,HIT结合了薄膜太阳能电池低温的制造优点,避免了传统的高温工艺,不仅大大地节约了燃料能源,而且低温加工环境有利于实现HIT薄片化,减少硅的使用量,降低硅原料成本。HIT工艺流程相对简化,全部生产流程只需四步即可完成,而P-PERC为了实现23.9%的转化效率,需要叠加多种技术,工艺步骤多达8步,由此产生了更高的成本。
全球范围进入HIT已有近20年的产业化历史,国内企业的布局基本也近5年,但根据光伏行业媒体光伏们的统计,实际产能只有1.3吉瓦。为何HIT落地这么慢?
当然HIT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在于工艺要求严格,需要低温组件封装工艺,设备投资高,透明导电薄膜成本高,最终导致电池综合成本较高。
根据PVInfoLink的研究数据,2019年11月,HIT电池的生产成本为1.65元/瓦,远高于单晶PERC的0.93元/瓦。
对此,PV InfoLink首席分析师林嫣容介绍,2018年的“531”政策之后,P型产品价格下降较快,与N型产品拉开更大的价格差距,N型产品销售更为困难,因此HIT计划大多延迟或暂缓,基本上只有钧石在持续稳定量产。
从供给端来看,主要是由于HIT生产设备成本高,导致并未实现大规模量产,性价比优势不明显。目前HIT需要新建产线,不能利用原有产线,初始投资很高,进口生产设备约为8亿~10亿元/吉瓦,国产设备约为5亿~8亿元/吉瓦,是PERC产线的2~3倍。
依此标准来看,HIT还处于小范围示范阶段,距离大规模量产还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