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27日,历时21天,刘邓大军最终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
那你知道,赫赫有名的大别山究竟在哪吗?为何刘邓二人要带领12万主力,越过重重天险,朝大别山进军?挺进大别山究竟有何意义?
千里挺进,生死抉择大别山,位于安徽、河南以及湖北三省交界之处,虽体量不大,东西主脉长度仅有270公里左右,但是论起战略地位,那是兵家必争之地。
连接三省就不必多说了,更关键的是大别山余脉向西北顺延,能和秦岭交接,往东北望去,又与皖南山脉隔江对峙。
可以说,大别山加上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诸多山脉,直接将长江中下游一分为二,而大别山作为长江流经的最后一座大山,占据着制高点,战略地位可想而知。
所谓的“万里长江,至此封喉”,也是由此而来。
除此之外,大别山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山高林密,非常适合部队隐蔽集结和迂回包围。
占此一山,便能够挟制三省要地,这一点在抗战中就有了充分的体现。
因此在1947年7月23日,*提出致电刘伯承和*,
“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是很同意这个意见,陈粟二人建议内线作战,刘邓二人则是建议先打两个月的陇海路。
因为当时想要进军大别山必然要经过黄河泛滥区,到时候行军困难重武器都得丢掉。
另外晋冀鲁豫*军主力部队刚刚经过一个月的连续作战,应该先整顿一下。
在7月29日的回电中,*同意了大家的看法,但是本着把控全局的理念,*还是特意给刘邓二人发出了一份3A级密电。
要知道,这是当时中央方面最紧急与秘密的电报,而且是由*亲自发出,可见其分量。
至于内容也很简单,可以囊括为6个字,“陕北甚为困难”。
收到这份电报后,刘邓二人深深感受到了中央军委以及*对他们寄以的重望,立即回电,休整半月后,便会全力停进大别山。
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休整到半个月,只休整了一个星期左右,从8月7日开始,刘邓大军就开始向大别山区域挺进了。
而此去千里,他们不仅面临着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以及淮河等五道天堑,后面还有国民党十几个旅的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