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格捕捉回放时的慢速效果)
我们使用500格捕捉,可以还原足够丰富的动作细节。

被摔打、倒地的动作对于动捕来讲是非常困难的,在这里都不是问题。
动捕结束后,就开始虚拟拍摄环节。不同于传统拍摄,虚拟拍摄时,场地里只有摄影师一个人——

(这是拍了个寂寞?)
摄影师看似对着空气拍,实际上在虚拟相机中,是整个发生在虚拟世界中的故事。
导演与摄影师可以设计每一个镜头,把完整的表演分切,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
这个阶段,导演可以重复试错,充分发挥自己的画面想法,甚至去设计一些实拍可能不敢拍、或不能拍的效果,给自己的影片创造一些惊喜。
多条素材可以在剪辑时进行二次加工,成为富有冲击力的画面表达。
下面就是用一天时间完成的枪战戏Previz:
因为整段表演是用500fps高速捕捉,我们也特别释出一段恢复正常速度未经剪辑的版本:
在实时Previz流程中,演员的表演数据与摄影机的镜头数据是相互独立的,这在后期可以给到导演很大的发挥空间,比如想要实现Bullettime效果就是信手拈来。
相较于剧本上一段追逐戏的寥寥几行文字,如果导演拿出这样一段视觉参考,相信能够给到投资人和制片人更大的信心。
事实上有经验的制片人看过Previz后,就基本知道导演会把片子导成什么样,要投多少钱。甚至于在制片人眼中,一部电影的剧本跟Previz效果基本决定了这部片子80%的命运。
所以我们特别鼓励年轻导演,可以更多使用这样成熟的制作技术,把文本视觉化,把故事讲精彩,用剧本和Previz打动制片人和投资人,让自己的项目早日greenlight。
写在最后从去年开始,行业热钱不断退潮,三大平台也都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市场变得越来越理性,优化影视项目的成本结构正逐渐成为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而另一方面,影视行业正走向一个临界点:实时技术让最终画面可以出现在流程前端,创作、成本和效率优势在不断提升。
一个符合国情、引领行业趋势的高效电影工业体系正呼之欲出,数据流贯通的虚拟制片流程也许正是能够真正解决行业痛点、面向未来的最佳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