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下主要使用场景和玩法:双方创建一个共享收藏夹,可以往里面一起添加笔记,共同维护。比如可以创建:一起想去吃的美食、想去的旅行、学习资料收藏等等。
那共享收藏夹怎么用呢?可以有很多场景适合:
- ????穿搭:和闺蜜一起种草美美的服饰和穿搭技巧,一起变美;
- ????美食:和饭搭子一起收藏探店美食,美食一起吃才更香;
- ????️旅行:和旅游搭子一起制定旅游攻略,一起解锁旅行新成就;
- ????娱乐:和游戏搭子一起发现新游戏,快速提升游戏水平;
- ????学习:和学习搭子一起get新知识,一起狠狠进步;
- ????♀️运动:和健身搭子,一起健身运动,早日练出腹肌马甲线。
第一阶段:我们上线了共享收藏夹功能,把基础创建链路跑通。
第二阶段:和私信打通,在我们8.3版本就会上线。
上线不久,目前社区里面已经有不少共享收藏夹的笔记,我们看到了几个现象:
① 结合小红书衣食住行场景,站内衍生出共享旅行/穿搭/美食/装修等玩法;
② 评论区涌现了大量@亲密好友,拉好友/情侣/闺蜜一起创建。
(????评论区大量@闺蜜、男女朋友现象)
这些用户现象,其实符合我们最开始的产品判断:
1)和社区生态(垂类)结合:美食、旅行、家居、学习等小红书内容,同样适合和好友一起共享,一起参与,共同决策,互动场景仍然基于内容;
2)核心人群主要是闺蜜和情侣:
我们最开始的产品判断,基于特定人群,特定场景下,可能会演变成情侣空间/私密空间。
上线之后,我们去观察用户怎么去描述这个功能,确实很多用户在介绍共享收藏夹的时候,把 TA形容成「闺蜜空间」、「情侣空间」,这也和我们一开始的判断一致;
小红书是所有社区产品里面,用户最有收藏心智的,共享收藏夹也是和社区内容结合,通过互动反哺到生态。
微信有它固有的优势,抖音也有它自身的优势,但是小红书也有自己的优势,一定要回到「社区生态」和「用户场景」去思考问题。
而且任何一个原生平台做站内分享,一定比第三方软件(微信)是有优势的,因为站内打开链接更方便,互动交流体验更顺畅。
专栏作家
德鲁大叔,*heiyandoudou2016,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观察者新兵一枚。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小红书官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