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土耳其与协约国在瑞士洛桑重新签订和约,即《洛桑条约》,废除了《色佛尔条约》给土耳其强加的一系列的不平等规定。
通过《洛桑条约》,土耳其虽然丧失了大部分曾经奥斯曼的领土,但是保留了本土安纳托利亚高原和位于欧洲部分的东色雷斯地区,土耳其的主权也得到了尊重。
尽管土耳其人对洛桑条约的签订还颇有不满
但这已经是在得到西方集团对新生政权认可的条件下
能争取到的最大疆域和权益了
(洛桑条约纪念碑 图:shutterstock)▼
凯末尔还领导土耳其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形成了被称为“凯末尔主义”的政治社会主张,建立起土耳其共和国基本的制度,奠定了直到今天的土耳其国家的基本形态。
掌权前期,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
都进行完全有别于前帝国的改革
宗教方面,也坚定地选择了世俗国策
(图:Fornad II /Wiki)▼
事实上,现代土耳其的地缘环境称不上友好,甚至有些恶劣,这个地区古来就是“帝国坟场”,人类历史上的多个帝国在这片土地上崛起又灭亡。
土耳其的西面邻居是世仇希腊,现在还存在领土争端,希腊也是土耳其加入欧盟的主要阻力之一。北面则是另一个世仇俄罗斯,土俄之间也存在着诸多龃龉。
希腊加入一战后赢的那点地,又被土耳其强势拿回
希土战争中双方种族灭绝及焦土政策的残忍都是难解的旧仇
(图:Sotiris Christidis /Wiki)▼
土俄之间还夹着一个亚美尼亚,该国更是与土耳其不共戴天:一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屠*了超过100万的亚美尼亚人,至今仍是散居在全世界亚美尼亚人心中的痛。
奥斯曼帝国存续期间对亚美尼亚进行过多次大屠*
这其中有宗教难和的冲突
更多的是苟延残喘的帝国对于民族脱离和国土破裂的恐惧
(图:《Le Petit Journal 》 / 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