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方案获益于设备形态的改变。比如三星在其折叠屏 Galaxy Fold 上就演示过一个场景:演示者展开屏幕后,从边缘滑动呼出 Dock 栏,打开一个新的应用,它就会自动填充到屏幕右侧。
和前文我们提到的悬浮窗不同,由于折叠屏展开后拥有更大的屏幕面积,应用的窗口化并不需要遮挡其它应用,而是能直接以分屏的方式实现,应用的比例大小也不会那么突兀。
事实上,抛开窗口开启数量的多少,以及交互方式的差异不谈,目前大部分手机厂商设计的多任务处理机制,共同点都在于应用的「窗口化」。
这其实也是最能体现出多任务处理效率的部分,就像是你在 PC 上一样,同屏查看多个应用始终比来回切换要直观,也方便了信息的相互流通。
不过,手机用户又是否真的需要获得和 PC 一样的同屏多窗口,或者说使用多个应用来进行复杂操作?
一些用户可能觉得自己没有这样的需求,因为手机屏幕本身已经很小了,继续缩小窗口只会带来操作上的不便,还要间接牺牲性能和续航。
与其折腾手机,将多窗口的功能带到 iPad 等平板上,似乎更能发挥出它的应用价值。
但不同人也有不同的理由,尤其是当手机性能变得越来越强大,能处理更多复杂数据,甚至是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后,继续围绕过往的「单任务」思维来开发系统,显然也有些跟不上时代。
如果平台方们都能够在多任务机制上花更多心思,说不定智能手机也不止是一个只能拿来聊微信、看网页和刷视频的内容消费设备,产品之间的差异化也可以在软件上有着更多的体现。
题图来源:Observ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