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把每一部分拆解开,就会清晰很多。以下面这个配置为例:
【i7】:高端处理器i7的品牌修饰符。
【12】:代表这个处理器是第12代的酷睿i处理器。
【800】:其中8代表处理器的市场定位,从1到9不等,在处理器品牌和代次的其他部分完全相同的前提下,较高的 SKU 一般表示具有更多功能,但越高价格也就越贵。
【H】:指这款CPU有标准电压功耗、高性能核显,且不可拆卸;与之相对的是后缀为L或U的低电压功耗的处理器,这种CPU让电脑续航更长,但相对地,性能上也就弱一些。
【K】:代表这个处理器“无锁,可超频”,也就是可以手动给CPU加电压,来提升性能的意思,是大型游戏玩家的不二之选。
其他常见后缀所代表的含义,可以查看下面这个表格:
看懂了名字,还需要注意什么?
小白们看懂了处理器的名字,就可以对CPU作出初步的判断,
但如果想要更进一步了解处理器的好坏,这几个参数也需要理解:
(1)核心数
核心数量可以理解为同时几个人一起搬砖,四核处理器,可以理解成四个人一块搬砖,
自然要比一个人自己搬快得多;单核能同时运行的线程数较多核更少,
不利于同时运行多个程序,而多核有利于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多任务处理效率比单核高。
但同时,多核的性能比单核高,散热量、耗电量也比单核大。
(2)线程数
从下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 i5 和 i7 的内核是一致的,仅线程数略有不同,
但除了数字增减外,我们仍然不清楚线程数的多少对CPU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可以把CPU比喻成一个工厂,内核相当于车间,线程就相当于车间里的流水线,
同样大小的车间,流水线越多,自然产量也越大,
因此,同内核数的情况下,线程数越大,意味着产量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