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的本义,吾字古义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1-10 06:21:46

“吾”的训诂

《禮記·士冠禮》

戒賓,曰:“某有子某。將加布於其首,願吾子之教之也。”賓對曰:“某不敏,恐不能共事,以病吾子,敢辭。”主人曰:“某猶願吾子之終教之也!”賓對曰:“吾子重有命,某敢不從?”宿,曰:“某將加布於某之首,吾子將蒞之,敢宿。”賓對曰:“某敢不夙興?”

《莊子·養生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吾的本义,吾字古义(1)

先贤弃结绳而造字传世,先造肉眼可见的日月星,后造于人有关的风火土水,再造你我他,终于形成汉字传承于千秋万代,以饔民智,缵绪先烈。

吾的本义,吾字古义(2)

先贤用字,极其强调亲疏远近,所谓同心同德、同仇敌忾,又说入夷则夷,入夏则夏。又极其精悍典意,以简单的笔划揭示深刻的道理,每每读史,总是感慨万千。

先贤以成熟的道德观、人生观作为行事指导,界别利益和族群,质朴而直白,先贤们毫无矫揉造作,乃为汉字溯源之根本。亦可见上古先贤为了传承文明而煞费苦心,造字以指导行为规范,亦为文明传衍奠定了坚实而雄厚的基石。

下面来进行字的探源,以此缅怀先贤的丰功伟绩。

首先选中“吾”这个字,自称很重要,关系到自我演志,甚至自我作史。从这点来说,中国人更加注重身前身后名,人生一世碌碌无为或是夸张挥霍,这不是中国人的操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默认的大志向,先天上中国人就有人文的重任、文明的担当,这就是汉字和华夏文明赋予的历史性责任。

第一人称有很多,分别是我、吾、朕、餘等,后世分化出咱、俺等,常用的只有吾和我两个字,新文化运动后,文言文被弃用,"吾“字同时废用,惟我字沿用至今。

为什么吾字是对自我的称呼?吾的本义是什么?看遍各种字典和注解不得明白,凌乱的信息接受得越多越无法提契纲领。只好采取笨办法,一笔一画地研究透彻,先来看“吾”这个字的字形及演变历史:

吾的本义,吾字古义(3)

“吾”是一个五字加口字,五是音,口是何义?不得而知,继续分析。

:甲骨文和钟鼎文中的“五”均是写作:

吾的本义,吾字古义(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