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1P-NMR分析-OH基团的含量,表明原木素及残余木素样品中-OH含量的增加或减少主要与催化效率(或催化能力)的强弱有关。
在一锅法催化时,Na2S2O8为氧化剂,固定化漆酶-固定化Co(salen)催化中各类-OH含量表现出了显著的变化。
此外,由图可知,与原木素相比,采用C2~C5这几种方法催化后,残余木素中羧基含量依次逐渐增加,C4、C5一锅法催化后残余木素中羧基含量增加最明显,均比原木素增加59.4%以上。
其中C5的固定化漆酶-固定化Co(salen)催化后较原木素增加63.9%,这是硫酸盐木素侧链脂肪族羟基氧化的结果。
其通常导致羧基含量的增加,部分羧基含量的增加也可能是由于硫酸盐木素结构单元中苯环发生开环反应生成羧酸类化合物所导致的,最终都能引起C=O含量的增加。
另外,紫丁香、愈创木、对酚羟基含量也具有与羧基含量相似的变化情况,其中,C5一锅法催化后紫丁香、愈创木、对酚羟基含量增加最明显。
其原因可能是过氧化作用促进了硫酸盐木素的降解,在该条件下降解反应优先发生在木素结构单元间的β-O-4、β-5等连接上。
从而使得醚化的非游离酚羟基转化为游离酚羟基,促使残余木素的酚羟基含量增加。不同的是,与原木素相比,C2~C5这几种方法催化后残余木素中,脂肪族羟基含量依次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