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维修先进发言稿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1-13 20:48:26

关于检修质量问题临时通知列席会议时的即兴发言

不知道有这个议题。好在也不是要做什么决策,是听取汇报,所以即兴说一说个人体会。毫无准备,不成条理,请批评指正。

七点。第一,首先,标准化是主要载体和途径。现在计划检修,所谓等级检修,基本上已经标准化了。至少在程序上、内容上已经规范了。这样的情况下,使得生手也能很快上手,能有模有样地把工作做起来、做到位。这些程序、规范的要求,都是千锤百炼,都是实践中修正出来的,大差不差的,照着做就行。除了个别疑难技术问题,其他正常的、常规的检修工作,都可以通过这么一套程序,得到顺利解决。也就是说,我们的检修模式基本上是标准化,是固化下来了,不需要改动。我们的检修对象,就是那几台机组和设备,也是固定的。所以,是打固定靶,有利于我们不断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不断PDCA滚动提高。这个标准化了,大家可以各就各位,步调一致,每一步和下一步都心中有数,动作不走样,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球队。面上各项工作就会井井有条,忙而不乱。这是第一个,检修管理程序标准化。

第二,立项,是后面一切检修工作的源头。立了项,才有后面七七八八那些事。立项的科学性,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对不对?立项的必要性、科学性,立项的预见性,对不对?检修安不安排项目?检修修到什么深度,对不对?目前没有标准化。照道理,你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每次大修,每次中修,相关的小修,你的标准项目,应该是标准的。你如果每次计划检修,内容都大相径庭,那你机组设备肯定管得一塌糊涂了。我们现在,标准项目不标准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设备主人的个人特性比较明显。最简单的,比如各专业、各系统检修项目的名称,都设计得不一样,有以系统为单位的,也有以设备为单位的,甚至有以部件为单位的。这些,要通过抓《检修规程》的标准化,搞好顶层设计,实现立项的标准化、规范化。你有了标准化的东西,然后结合每台机组的实际,来审核立项。这是第二个,检修项目立项标准化,或者说规范化。

第三,检修质量管理的核心,作业文件包的标准化。你立项了,目标确定了,你怎么做?怎么实施?方法论。检修步骤、检修方法、哪些地方要检查处理、使用什么工器具和仪器仪表、哪些数据必须做好测量和记录、验收标准、注意事项等等。到底怎么一步一步做,对不对?这个现在五花八门,还有很大的差距。少数厂写得好,多数厂写都写不好。至于少数厂写得好的,我看做起来的时候也不行。这个是关键,要组织好好标准化一下。他检修的时候,时间又有限,你又不能添乱,但是,你平时可以组织专家,慢慢的,一个设备一个设备的来么,对不对?你有的是时间,把大家的水平拉到我们目前所有人员中最高的那个水平上么,这已经非常非常好了。这是第三个,检修作业文件包标准化。

按照权变管理的原理,管理没有好坏,只有合适不合适。要结合实际。我补充一下,我们的实际,就是员工都是大学二本以上人员招进来的,他跟现在检修队伍招的农民工完全不一样的。他不是不懂专业,他缺乏的是经验,缺乏的是指点。你还有比作业文件包标准化,高水平的作业文件包更合适的载体么?学习什么、熟悉什么、工作干什么、逐步完善什么,就是它了。对不对?

第四,我按照检修顺序讲哦,就是目前还要大力提高试运转的质量。目前,我们的检修试运转阶段的工作,不规范。上面的制度,对这一块也很笼统,需要我们进一步落实,细化、标准化。这个时段,有的还在修,有的修好了在试转,大票换小票,很混乱。我们的厂,存在着这个阶段时间长、效率低、安全风险大的问题。你前面的几个环节,检修的套路、就是通过什么程序管,检修的项目立项、就是修什么,检修的作业文件包,就是怎么修,你如果存在问题,你要通过试运来发现,来把关,你该重修就重修;如果是不合格项,实在没有办法了,你该让步接收就让步接收啊,至少你心里有数啊。试运就是火力侦察,你这个最后一道关也做不好,那你后面就打败仗了,没有好下场了。你不能靠天收啊,对不对?这是第四个,试运转规范化、标准化。

第五,检修质量监理标准化、 规范化。上级对大修和重大技改项目,有要求,必须委托监理。但是,对中小修,一般项目没有硬性要求。基建是全过程监理,监理工作的深度由有关法规、标准作出规定,基建是相对比较标准化的,各工程根据实际进行细化。也有个别厂零星地组织质量监理组的,比如组织运行人员,比如组织技术监督人员,比如组织外聘人员等等。我们省公司搞的技术专家组,以什么形式开展活动?是全过程把关负责,还是像基建一样,计划检修的关键阶段、重大项目的关键节点,组织进行把关?这些要不断结合实际,进行规范化。省公司的部门,一个主任,一两个专工,按照ISO9000,后来叫ISO14000,质量管理体系,只能做QA,只能管体系,管程序,比如你有没有作业文件包,你有没有使用作业文件包,有没有在上面打勾,只能管到这个。你有了专家组,搞了监理组,张三李四,王五麻子,管汽轮机本体的,管磨煤机的,管DCS的,管什么什么的,你就能做QC,你就能具体管到他这个作业文件包写得对不对,你就能复核一下验收标准符合不符合,你相当于就是高一级的验收等级。当然,电厂肯定是主体,这个不能变,也不会变。脱离了电厂自身,任何专家组都是管不好一个厂的。

工作就是最好的培训。我们的设备人员的锻炼,也可以进监理组。你电厂的人,不是负责怎么抓工艺,主要是负责怎么验收。你不是管锉刀怎么锉,线鼻子怎么拧,而是管尺寸锉合格了没有,线鼻子拧紧了没有,位置拧对了没有。我们的人,没搞过检修,你要培养,你不是把他培养成检修人员,而是要把他培养成懂检修的质量验收人员。两者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对不对?专家组这个事,也要一分为二地看,上面不能老搞一平二调。你当厂长,培养人才难道不是你的主要工作之一么?要注意增强各厂的人才自给性。

这是第五个,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逐步把检修监理,第三方的质量把关,进行标准化、规范化。

第六,常规检修项目,问题不大的。两个老厂是自己为主,加上一些小的专业的外包队伍。新厂以维护单位承揽检修为主,这些单位都是国内不错的电建单位。检修工作,主要是手上的活,检修人员水平对检修质量有着必然的对应关系。有些检修质量,也未必能通过验收发现问题。有些检修项目,比如汽轮机-发电机主线上的,只有开机后才能检验,是没有退路的。那么,对技改、重大特殊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检修骨干,以前我们常常是点将,中了标,就去要好的人来干重要的项目,不管他在天南海北,都要调他来做工。意思就是说,要增加一个考试、考核的环节,这是检修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不是谁都可以来给我们检修的,尤其是重要项目,发电机、汽轮机、等等。检修者手上出检修质量,检修人是关键,是核心。这是第六个,要想严把设备检修质量,首先要严把检修人的质量,要把这个规定细化下来,规范起来,或者说是要标准化。

第七,检修技术管理标准化。检修记录,检修总结,检修资料汇编,都要规范化。现在你到一个厂里,无论遇到多大的问题,往往一张纸也拿不出,也没有技术数据,都是某个人在那里,用嘴巴讲一些定性的描述。这个,对于做检修质量管理工作,是不合格的。你冷态验评,就是大修总指挥,或者说大修项目负责人,听取汇报,大手一挥,决定开机。就像飞机的放飞一样,对不对?你去听,冷态验评会,基本上与检修进行到三分之一时间进行的解体分析会内容一样,绕来绕去地说,抓不到点子上。至于热态验评,检修结束一个月后,那个是充分表征检修质量、检修管理的,基本上流于形式。检修总结会,也是形同虚设。没有提升到组织的高度、体系的高度,没有转化成生产力。可惜啊可惜!检修资料和总结,基本上是空白,技术交流和相互学习很难深入进行,技术管理要上一个新的台阶无疑是空口讲白话。你没有一个载体么!对不对?纸质的都没有,更不要说网络的平台了。这是第七个,技术管理要求标准化,建立统一的、规范的技术平台。

第八,这算半点。刚才领导插话,讲所谓低价中标的事情。项目怎么科学合理地分标、或者合标,怎么设置一些限制性要求,怎么吸引高水平的参与者,怎么搞综合评分法,这个需要策划的。我们这个行业又不大,你搞专业的,应该门清的,至少比搞商务的清楚,当然老商务,商务搞久了,也是半个技术专家。你不能把标书按照常规一写,然后一交了之,那当然有可能出个滥结果。你事先要认真策划一下的。当然了,我讲的这个,是不能形成文字搞标准化的,只宜做,不宜落笔。总之,事前要认真研究,认真策划,绝大多数情况应该是充分有底,充分有把握的。这算第八个,招标规范化。啥意思,大家都懂的。

省公司规模也不算小了,出点设备上的问题也正常。机组检修的核心,就是质量。而且,今天的质量,是明天的安全。机组设备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不就像航空公司的飞机一样么?搞好机组设备,应该成为我们全员的使命和职责。本着“修机育人”的原则,建议我们进一步提高检修管理的关注层面,关注的广度,关注的深度,尽可能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给予更多的资源支持,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我认为不难,结合实际,定几个阶段性目标,一步一步攻坚克难,鼓舞士气,我们的事业大有希望。年轻人跟着我们干,也会大有前途。

反客为主,讲多了。不好意思,影响大家下班了。请批评指正。就这些。没了。

【 END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