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早上送孩子上学时,到学校门口,通常要叮嘱一句:“上课要专心听讲,好好听老师讲课。”
这个专心听讲,在小学阶段,跟孩子讲,就是上课时,眼睛跟着老师转,口眼手脑耳并用,就叫专注,就叫专心听讲。#考试季# #一起家庭教育#
但是现在进入了初中,要求就不一样了,在初中阶段,不仅要专心听,还要会听,那怎么听才叫会听呢?
1、要听老师是如何开启这一课的。
开始讲课时,老师一般都会对本节课进行一个介绍,这个介绍,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的过渡和勾连,这是正常的正确的思路,长期坚持就是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听出这一点,不仅是在学习新旧知识,还是在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2、要听老师是如何讲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
重难点在预习时候已经有过认知的,所以这里的重点是,自己的理解过程与老师的讲解过程一致吗?哪个更好?好在哪里?这个难点难在哪里?老师讲解这一难点时用了什么方法?这些都要归纳总结,有时候还要记录下来,如果这个难点仍然听不懂,一定要立即发问解决。
如果因为时间原因不能当堂提问的,下课后早点解决,不能堆积问题、不懂装懂。“一听就会,一作就废”,根源是就没真正听懂、没有理解透彻,概念处于似是而非的状态。
3、要听老师是如何对这一节课进行归纳和总结的。
每一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老师都会有个概括,这个概括总结就是本节课的总结和归纳。有时候老师还会当堂检测,如果完成的准确率高,也就是听课效果好。
检测是在巩固知识发现问题,以便进行及时弥补,作业或检测也是归纳总结的落实。如果孩子能自己编题,自主变式练,就更说明听课听到了实质。
提升听课效果的辅助做法。
1、课堂上要勇于发问发言。
如果不发言不表达,某种程度上说明听课效果不足够好,没有激活思维,没有表达*,可能是对知识兴趣不大。听课要听同学们是怎样回答老师提问的,有没有同学答错了,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应该怎样纠错?我有没有能力来纠错?听同学们是怎样提出疑问的,这些问题,为什么我提不出来?并且敢于表达出来,发言过程也是在锻炼能力。
2、要善于思考。
在课堂上一定要主动积极地跟着老师思考,要善于思考,其实等于是在脑海里对你听讲的内容进行咀嚼、琢磨、再加工,把它变现成显性的东西。要提问,发表见解,敢于展示自己暴露弱点。你只有问才能够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发表出来,才能够检验学习效果。
3、要选择性地记笔记。
课堂上,要边听边动脑子,这跟刚才说的思考是不一样的,这个是指动脑子记忆、掌握,就是要记知识结构、记重要的内容和典型事例,记课本上没有而老师延伸拓展出去的东西。还要记方法,比如老师讲的一个方法我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要把这个方法给记下来,最好有对应例题,哪怕标记一下也行。
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下课整理课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