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为什么讨厌阿长,阿长与山海经里阿长干了哪些事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2-20 05:40:24

阿长,从长相到性格,都是令“我”厌恶的,但因一本《山海经》,“我”却改变对其的看法,从厌恶,至喜欢,为何一件事便能让人改变如此之大呢?

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为什么讨厌阿长,阿长与山海经里阿长干了哪些事(1)

阿长,并不姓长,“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摘自《阿长与〈山海经〉》)

关于阿长的长相,鲁迅如此描述,“长”并不是形容词,她生的黄矮而胖。从样貌来看,阿长长的并不讨喜,给人的印象是消极的。

除了长相,阿长的性格也并不好,“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阿长给人的印象就是尖酸刻薄的。

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为什么讨厌阿长,阿长与山海经里阿长干了哪些事(2)

除此之外,还有两件事让“我”对阿长十分厌恶,一是阿长睡觉的习惯,睡觉时总是摆个“大”字,挤占“我”的位置,经母亲说后,仍不改正,这使得“我”十分不满。

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为什么讨厌阿长,阿长与山海经里阿长干了哪些事(3)

而另外一件事这是让“我”十分记恨的,便是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鲁迅在《猫.鼠.狗》中写“我”喜欢隐鼠,但是却厌恶猫,原因是猫谋害了自己的隐鼠,但后来得知,原来自己的隐鼠是被阿长踩死的,而阿长却谎称是猫吃了,在“我”得知真相后,便对阿长产生了十分不满的情绪。

综上,阿长并不令“我”喜爱或是敬重,相反,“我”还十分讨厌阿长,但让“我”改变看法的,却仅仅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原因是“我”从远房表叔那儿听得《山海经》里人物的故事: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此后,“我”便对此念念不忘,而在阿长得知之后,在一次回家后,给“我”带来了“三哼经”,瞬间,“我”对阿长的看法便改观了,“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为什么讨厌阿长,阿长与山海经里阿长干了哪些事(4)

为何一件事,便能让人的改观如此之大呢?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在交往中,新的印象淡化,乃至抹去以前留下的印象。

心理学家洛钦斯在做近因效应实验时发现:如果自编的两篇内容一样、顺序颠倒的短文中,插入一段不相关的文字,那么近因效应更易突出,大多数人便会将后一篇短文所形成的印象作为评价的依据,而前一篇短文由于记忆的遗忘,所形成的印象相对地淡薄了。这说明近因效应确实存在,并且在起作用。

也就是说,人们更倾向于记忆你最后形成的印象,虽然第一印象和重大事件留下的印象影响很大,但是只要你坚持利用近因效应,那么别人对你的印象就会改变。

也就是说,不要过于担心你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不好,只要你现在重新给别人留下印象,那么你便能树立好的形象,当然,反之亦然。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