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诺c259音量设置方法,中诺c256怎么调节音量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2-20 11:23:53

(2)动物形玉珩

汉代玉珩中还有动物造型玉珩。如1981年西安三桥镇大白杨汉墓组佩中有1 件鹰形玉珩(见图 2-3)②,该珩长9.9、高4厘米,以阴刻镂空透雕一飞鹰形象,在其中部及两翼各有穿孔用以佩系。徐州苏山头汉墓出土一件蟠龙造型玉珩佩,该佩长 9.2、宽 4 厘米,整体为一曲肢回首龙形③。

这种动物造型的玉珩佩出现,使汉代佩饰玉器更为富有活力,装饰性更为突出,也表明佩玉在汉代距礼制愈来愈远。

(3)玉牌形玉珩

湖南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女巽墓,内棺中部死者腰部出土2件尺寸形制相同的玉牌④,在发掘报告中称之为玉珩,该玉珩为长方形,长8.8、宽 4.4 厘米,单面透雕龙马造型。这种类似于器物镶嵌饰的长方形玉珩颇为少见。

三、玉觿佩

玉觿又称玉冲牙,其一端尖锐若兽牙。觿最早被认为是用来解绳结的工具,《说文》载:“觿,佩角。锐角可以解结”⑤。

玉觿佩是组玉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组玉佩中系佩一对于最下端,称之为冲牙,《 ·玉藻》载礼记;“佩玉有冲牙”孔颖达疏:“中央下端县以冲牙,

①扬州市博物馆.《扬州西汉“妾莫书”木椁墓》,《文物》1980年第12期,第1—7页②古方等.《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4》,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147页③徐州博物馆.《古彭遗珍:徐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精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11 年第 1 版,第 207 页④长沙市文化局文物组.《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女巽墓》,《文物》1979 年第 3 期,第 1—16 页⑤《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第186页

动则冲牙前后触璜而为声。所触之玉,其形似牙,故曰冲牙。”①让佩玉者在行走过程中由于身体的运动使冲牙相碰故而发出叮当悦耳的撞击声音,来提醒佩玉人注意步伐节奏注意自己礼仪举止。汉代的玉觿形佩通常以龙、凤首造型为主。其中西汉前期的玉觿多雕为龙首造型,后期的玉觿中逐渐出现凤首造型②。

龙首玉觿这种造型出现在春秋,汉代这类玉觿较之先秦,造型更较为宽阔扁平以便于突出其复杂繁的附属纹饰,如上文提到的出廓玉璧和带附属纹饰璜,这些富有精美出廓纹饰的玉佩大量出现,极大地突出了汉代佩玉的纯装饰作用。这类带有出廓纹饰的玉觿佩以徐州楚王墓葬出土两件为代表:

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青白玉觿1件W5:18③,该器长14.3、宽4.5厘米,为一尖尾虺龙造型。龙身饰有勾连涡纹,下缘透雕出变形龙须及一游龙造型,额头有一小孔用以穿系。徐州龟山“丙长翁主”墓出土青玉玉觽1件④,该器长11.3、宽2.9厘米。同样为尖尾虺龙造型,龙脊镂雕螭龙、凤鸟及怪兽纹。

中诺c259音量设置方法,中诺c256怎么调节音量(5)

此外,西汉时期这类龙凤造型玉觿佩通常还表现出纤细的张力,这种造型纤细的玉觿佩更符合其做为解绳器这一功能形象。

如扬州邗江“妾莫书”西汉墓出土白玉龙形玉觹⑤,该器长10.7厘米,整体采用透雕和阴线刻技法,一端雕刻有回首龙、另一端为尖角状。北京大葆台汉墓2号墓中出土白玉凤形玉觿⑥,器长12厘米,用透雕的手法雕琢一高冠张口回首凤鸟造型。

中诺c259音量设置方法,中诺c256怎么调节音量(6)

①《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914页②卢兆荫.《玉觿与韘形玉佩》,《玉振金声——玉器与金银器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51—57页③韦正等.《江苏徐州市狮子山墓西汉墓的发掘与收获》,《考古》1998年第8期,第673—692页④古方等.《中国出土玉器全集·7》,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115页⑤扬州博物馆、天长市博物馆.《汉广陵国玉器》,文物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94页⑥大葆台汉墓发掘组等.《北京大葆台汉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71页

四、玉舞人佩及玉人佩

玉舞人佩在汉代佩饰玉中也是较为常见的种类之一,通常在汉代女性墓葬中出现。汉代组玉佩中玉舞人佩不仅反映出了汉代组玉佩已成为汉代贵族妇女装饰玉佩这一特点,也反映出两汉时期舞乐文化的盛行。

汉代在中央设有乐府这一机构,史书中也多汉代善舞者的记载,如《西京杂记》中记载汉高祖的宠姬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①;《汉书·外戚列传》中记载有成帝的赵飞燕皇后“学歌舞,号曰飞燕......能掌上舞”②,这些善舞的后宫体现了两汉宫廷舞乐的丰富。不仅如此在汉画像石及陶俑上也都体现出汉代民间尚舞乐的风气,所以后世赞誉“两汉的乐舞直接继承了先秦的传统,它上继先秦,并融会了国内各少数民族的乐舞,吸收西域等国外各民族的乐舞,形成我国历史上的第二座高峰。”③

西汉早期玉舞人佩的式样比较多,雕刻技法上有圆雕和片雕,造型上有连体和单体,性别上有男舞人和女舞人。西汉中期开始玉舞人佩的形制基本上固定下来,基本上为单体片雕女舞人造型,在造型上有翘袖折腰状的镂雕人物造型,也有简单表现为方牌形的人物造型。 1、女性舞人形象佩 (1)圆雕玉舞人 圆雕玉舞人佩在西汉较为少见,以南越王墓西耳室出土圆雕玉舞人C137 为典型代表④,该舞人高 3.5、宽 3.5 厘米,人物头梳螺髻,身穿右衽长袖衣,扭胯并膝而跪,小口微张,作歌咏状,由头顶一孔纵贯全身用以穿系。该舞人可谓南越王宫舞女的真实写照,也是出土汉代玉舞人的首见圆雕品。

中诺c259音量设置方法,中诺c256怎么调节音量(7)

图 2-41 南越王墓圆雕舞人C137

(2)连体舞人

早期舞人佩中常见连体舞人造型,在战国时期便有出现。如洛阳金村战国墓出土组玉佩中便有一件连体舞人佩⑤。与战国时期采用具体圆雕刻画手法不同,西汉连体舞人佩多表现为片雕长牌状,如徐州狮子山楚王墓东四侧室有出

①《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西京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79页②《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第3988页③金秋.《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④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120页⑤梅原末治.《洛阳金村古墓聚英》,小林写真制版所出版部,昭和十二年(1937年)三月版

土 1 件连体舞人①,长 2.7、宽 2.7 厘米,为两舞人携手共舞造型。西安东郊窦氏墓出土连体玉舞人M3:66(见图 2—42)②长 4、宽 2 厘米,为长方形片状,用细线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舞人形象。西汉中期以后这类连体舞人佩逐渐趋于消失③。

(3)片状方牌型玉舞人佩

造型简约的片状方牌型玉舞人在汉代中期较为常见,如山东五莲张家崮汉墓④、山东昌乐县甾川王后墓⑤中都有发现。以徐州石桥汉墓 2 号墓中出土两件片状方牌型玉舞人(见图 2—43)⑥为例,两件舞人形制大小基本相同,长 4、宽 2 厘米左右。长方形玉牌状,两面用阴刻线刻画出舞人翘袖折腰的形象。上下两端皆有小孔用以穿系。

(4)片状镂雕玉舞人

片状镂雕状舞人佩造型基本为一袖扬过头顶,另一袖卷曲长垂,表现出汉代女舞人舞姿妖娆,翘袖折腰的具体形象并用阴刻线描刻出具体形象的玉舞人佩,是玉舞人佩中最常见的形制,这类玉舞人佩造型在汉代玉舞人佩中最为生动优美。西安三桥镇大白杨汉墓⑦、扬州甘泉“妾莫书”西汉墓⑧、北京大葆台汉墓⑨都有出土这类舞人佩。以扬州甘泉“妾莫书”西汉墓出土舞人举例(见图2—44),舞人高 5、宽 3 厘米,翘袖折腰状,用阴刻线刻画两面细部特征,上下各有一孔用以穿系。

中诺c259音量设置方法,中诺c256怎么调节音量(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