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品牌?就是用户听到或看到某个名称、符号、象征、设计等,并能够对产品及产品系列有一定的认知程度。总结成一个公式:品牌=认知 信任。
那米筷为什么认为小程序的本质是品牌之战呢?那我们用App与小程序首次使用做个比较。
小程序:用户扫一扫二维码或者根据品牌名搜索,立即就可以打开应用。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三步,如果用户熟悉微信操作布局的话,甚至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
App:同样是扫一扫二维码或者是根据品牌名搜索。以IOS为例,1.先打开具备扫一扫的App,如微信、UC等。2.找到扫一扫功能并打开,扫描完成后跳转到AppStore。3.点击安装并输入密码,然后根据App的体量大小等待。4.安装成功后打开App。5.如果注册采用手机号码,还需要等待短信认证。如果采用微信、微博等则先跳到第三方认证系统,确认成功后并返回。6.许多App需要用户完善资料方可使用。这也就是意味着,最基本需要5步才可以完成初体验。
对比完成后,你会发现小程序对于用户的使用成本来说极低,用户体验却极好。但是整个首次体验的过程十分的短暂,甚至品牌名只经过了脑子一次。离开小程序的成本也非常的低,关闭即可。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相较于App的初体验,品牌名至少在用户眼睛里出现三次以上,不断重复的”温故“,至少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用户不再打开小程序或者App,用户可能记住的是App名称。这在小程序上就比较残酷了,面对的是”用完即走“,可能记不住品牌名而不再回头。
所以,米筷认为小程序是品牌之战。用户体验至上肯定是永远不会错的,却苦了很多小程序的运营。
品牌上动刀
品牌为什么这么重要,是因为它们是小程序式流量的动力源。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优质、高效、更持续的流量获得方式。我们甚至认为,小程序的品牌是中国品牌未来最趋势性的升级方向。
那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树立小程序品牌的方法呢?
举个例子:小米。饥饿营销一度是小米粉丝的一个独特现象。在北京,有一段时间,能搞到一部小米手机成为”有路子“的象征。小米做了一个开放购买的动作,每周二举办,上一周的周五在网上预约,等于是抢购买资格。这样一个”开放购买“产生了巨大的品牌传播力。
Uber。打官司这样的情形不断在各地上演,Uber在每处都以这样的战斗扩张。愤怒的出租司机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抗议Uber抢了他们生意。最后,这种战斗过程变成了Uber一个免费上头条的机会,品牌传播的力度尽在不言中。
看完以上两个小例子,既然小程序品牌十分重要,你是否已经有了品牌战略思路了呢?米筷作为专业为小程序开发者、运营者提供小程序生态开发工具,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小程序运营研究工作,希望与大家一同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