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祉元宵灯会
“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还有一个跟着哼。”说到云南民歌,就不得不提大理弥渡。它是“花灯之乡”“民歌之乡”“山歌之乡”。
云南首批被列入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3个项目中,弥渡民歌就占一席。《弥渡山歌》《十大姐》《绣荷包》等,都是弥渡民歌的代表曲目。
乍看歌名,有人可能会觉得陌生。但当旋律响起,听者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首,听过听过。”例如《弥渡山歌》,歌词“山对山来崖对崖,蜜蜂采花深山里来。蜜蜂本为采花死,梁山伯为祝英台”早已脍炙人口。
精品如此之多,不难判断:弥渡民歌是一座音乐富矿。弥渡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弥渡民歌是弥渡境内各民族民歌的总称,包括了山歌、小调、舞蹈歌、风俗歌等几个类型。其中,弥渡山歌、花灯就多达500首,花灯剧目有250多个。
歌剧《小河淌水》是云南省首个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歌剧项目
看到这里,有人不禁发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何这方水土的民歌资源如此优秀?这就得从弥渡的独特区位和悠久历史讲起。
史料记载,在唐代,弥渡是南诏王国腹心之地。中原将士和商贾游民汇聚于此,不仅带来了农商技术,也引入了黄河文化。于是,弥渡便有了“灯从唐朝来,艺从唐朝起”之说。到了元、明、清代,军屯、民屯、商屯和开疆移民活动连绵不断,又给弥渡带来了长江文化。
密祉茶马古道
千百年来,弥渡境内汉族和彝、回、白等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南诏文化与黄河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等交流、渗透,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
弥渡民歌,这朵多元文化碰撞而出的绚丽火花,也就应运而生。
一条古道重拾昔日茶马时光
在弥渡县密祉镇的文盛街村,坐落着尹宜公故居。尹宜公,1924年出生于文盛街,是歌曲《小河淌水》的记录、改编者。
歌曲《小河淌水》整理、改编者尹宜公故居
文盛街古驿道又名“马食铺”,是“古丝绸之路”上“开南古驿道”中的一个重要驿站,是通往滇西南的要塞,过往商贾、马帮都要到此投宿。文盛街也成了红极一时的物资集散地和中转站。
如果把茶马古道比作一篇悠长乐章,文盛街则是上面一个休止符。在夕阳的余晖下,伴着路过的马铃声,沿着文盛街的引马石自北向南走,仿佛进入一条时光隧道。满街的古建筑似乎都有一个故事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