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国家在去年底彻底放开疫情防控政策之后,行程码健康码等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在适应了自由出行生活的同时,对曾经绑定的各种信息码不再关注。
可是有关专家却提醒人们,行程码虽然作废了,但是人们所有信息还都在上面绑定着,不及时解绑的话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那么,行程码都绑定了哪些个人信息呢?究竟怎么做才能解绑呢?
行程码曾很流行在新冠疫情实行严格防控时期,“请出示行程码”是人们外出到任何地方必然会听到的话。
人们轻点微信或者支付宝,搜索“个人信息行程卡”,轻轻点击手机屏幕,个人是绿码、黄码还是红码立即显现出来,并清楚显示14日或者7日内去过的地级市。
在出现黄码和红码的情况下,公共场所肯定是不被允许进入的,管理严格的地方还会直接被“举报”到当地疫情防控办公室,采取进一步的管控措施。
有的虽然是绿码,但由于近期去过的地级市内部有阳性出现而被附上星号,同样会对个人出行带来很大影响。
行程码对于精准掌握每个人出行信息,利用大数据开展针对性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重大作用,有多例“危险源”因为行程码被及时识别出来,消除了大规模传染的隐患。
与此同时,行程码只能精确到地级市,而有的地级市面积广阔,在精准识别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给人们正常出行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人们对行程码是爱恨交加,五味杂陈。
信息泄露隐患大行程码之所以威力巨大,是因为在注册申请行程码过程中,会绑定个人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
行程码虽然在外观上表现为杂乱无章的图像形式,但同时包含了年龄、性别、住址、相貌等隐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