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红外线桥切机的操作视频,科特桥切机操作说明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4-01-17 15:38:55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题:煽动、栽赃、抹黑——起底美国捏造事实打击对手十大案例

新华社记者朱瑞卿 宋盈 刘健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为争夺和维护霸权,收买媒体人操纵舆论、捏造事实抹黑对手、编造借口发动战争……可谓各种“阴招”“损招”用尽。

“知更鸟计划”:收买媒体操纵舆论

在世界各地收买媒体从业人员,通过操纵媒体影响大众舆论,这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冷战时期发起的“知更鸟计划”。

1977年揭开这一黑幕的美国著名调查记者卡尔·伯恩斯坦说,按照该计划,中情局招募了许多记者为其有偿提供情报,授意这些记者杜撰“假新闻”。中情局曾承认,“知更鸟计划”收买了全球至少400名记者和25个大型组织。

时至今日,中情局仍热衷于对媒体人威逼利诱,以获取信息、掌控舆论。2014年,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记者伍尔夫科特在《被收买的记者》一书中揭露了中情局贿赂、操控他国记者,迫使他们成为美国间谍,并承认自己就曾是其中一员。

“北方森林”行动:自导自演“恐怖袭击”

为诱使国民支持对外发动战争,不惜制定针对自身的“恐怖袭击”计划——这听上去不可思议,但美国不但敢想,差点还真做了。

1959年,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起义军推翻古巴的亲美独裁政权并建立革命政府。此后,美国政府开始对古巴采取敌视政策,为颠覆古巴政权,美国无所不用其极。

1997年曝光的“北方森林”计划显示,美国国防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在20世纪60年代曾试图要求中情局或美国政府下属的其他情报部门对美国军事和平民目标发动“恐怖袭击”,并以此来嫁祸古巴政府,为美国出兵古巴制造借口。

计划中的嫁祸手段包括劫持、击落美国飞机,炸毁美国船只以及在美国城市策划暴力恐怖活动等。这个计划最终被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否决。

“北部湾事件”:编造谎言升级战争

虽然针对古巴的荒唐剧本被撤销,但美国却用类似手法引发了越南战争的全面升级。

1964年8月4日,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发表讲话,宣称美国军舰当天在北部湾遭到越南民主共和国鱼雷艇袭击,双方“发生武装冲突”。随后,美国国会通过所谓“北部湾决议案”,为约翰逊下令全面介入越南战争开了绿灯。

然而,越南民主共和国当时表示,并未与美方发生冲突。近年来,美方公布的资料也大多承认,该事件由美方挑起并蓄意夸大。2005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发布报告承认,1964年8月4日,美国军舰附近“有很大可能”根本没有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军舰。根据美国海军的档案记录,美国两艘驱逐舰在那一天共发射了近400枚炮弹和5枚深水炸弹,但都是无的放矢。美军飞行员詹姆斯·斯托克代尔当晚正在空中执行任务,他回忆说:“我们的驱逐舰只是对着假想目标开火,那里根本没有鱼雷艇,除了漆黑的水面和美国自己的火力外,什么都没有。”

“育婴箱事件”:炮制“惨案”煽动情绪

“我看到伊拉克士兵拿着枪冲进医院,闯入病房,育婴箱内有15名婴儿。他们把婴儿从育婴箱里取出来,任由孩子们躺在冰冷的地面上死去。”1990年10月10日,15岁少女娜伊拉在美国国会声泪俱下地说。她自称是科威特一家医院的志愿者,目睹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这“惨绝人寰”的一幕。

这段证词被美国媒体广泛报道,点燃了美国民众的怒火,“拯救婴儿”的说法强化了海湾战争的“人道主义”色彩。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至少6次公开引用这段证词,作为美国出兵参加海湾战争的理由。

但在这场战争结束后,有媒体曝光娜伊拉的控诉是造假,连她的名字都是化名。娜伊拉在国会作证一事由美国伟达战略咨询公司参与策划,而该公司华盛顿办事处当时的负责人正是老布什的前办公厅主任克雷格·富勒。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英国广播公司指出,美军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第一天轰炸,就造成当地电力供应中断,惊慌失措的母亲们不得不将尚在医院保温箱中的孩子取出,带到寒冷的地下室躲避,结果造成40多名婴儿死亡。

“银河号”事件:“海盗行径”蛮横霸道

1993年7月23日,美方声称“有确凿证据”证明中国“银河号”货轮向伊朗运送“化学武器原料”,因此将其截停在印度洋国际水域。中方断然否认这一无端指控。此后,有第三方参与的联合调查得出结论,该货轮上没有化学武器原料。

面对事实,美方诡辩依旧层出不穷,先是称“中国政府故意放出假情报导致此事件”,后又改口说“银河号”中途可能已卸货或将货物倾倒入海,最后竟称这次行动“基于对不同情报来源的信任,尽管这些情报都是假的”。

事件发生后,国际舆论一片哗然。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报》评论说,美国政府一手制造“银河号”事件纯属“海盗行径”。《印度教徒报》说,美国这个自封的“世界首席法官”故意制造事端,结果自取其辱。

“战略影响办公室”:虚假宣传美化战争

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国防部成立了负责海外宣传的“战略影响办公室”。该机构通过与五角大楼没有明显关系的机构向外国媒体发布消息,以及向外国记者或*发送宣传美国观点和攻击敌对国家政府的电子邮件等手段,美化美国的“反恐战争”。不久之后就有美国媒体指出,五角大楼通过这些方式向海外发送了很多虚假消息,发送对象既包括敌对国家,也包括美国在中东、亚洲以及西欧的盟国。

在巨大舆论压力下,2002年2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宣布关闭该办公室,但同时又声称美国军方不会放弃战时宣传工作。

军事分析家威廉·M·阿金在《洛杉矶时报》网站发表文章说,“战略影响办公室”关闭后,美国政府依旧在利用控制公共信息为其战争目标服务。2004年12月,《纽约时报》报道说,美国国防部仍在讨论能否以及如何操纵信息,以影响其他国家民众对美国的看法。

“唐宁街备忘录”:歪曲事实制造借口

2005年5月1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了一份关于英国政府内部会议的秘密备忘录,其中记录了英国前军情六处负责人理查德·迪尔洛夫2002年访问美国后所作的“成果介绍”。

迪尔洛夫说,当时小布什政府已下决心采取军事行动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理由是它涉嫌支持恐怖主义并拥有大规模*伤性武器。“相关情报正在据此作出调整”,但美方几乎没有讨论军事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纽约时报》2013年在伊拉克战争爆发10周年之际曾刊发一篇反思文章指出,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并非源于情报出错,而是蓄意歪曲,“唐宁街备忘录”就是最好的证据。事实证明,萨达姆政权没有大规模*伤性武器,与“9·11”事件也无关联,而美国依旧坚持入侵这样一个没有对其造成直接威胁的主权国家。

一管“洗衣粉”:在安理会指鹿为马

2003年2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拿出一个装有白色粉末的试管,信誓旦旦地声称这是伊拉克正在研制的“大规模*伤性武器”。这是美国公然在国际场合招摇撞骗的“名场面”。俄罗斯总统普京2014年谈及此事时说:“那瓶装有不明物体的试管,里面搞不好是洗衣粉。”

美国以一管“洗衣粉”为证据,联合盟友入侵伊拉克,令这个国家陷入长期动荡,约20万至25万平民死于战乱,其中美军直接致死超过1.6万人。时至今日,伊拉克仍有约2500万枚地雷和其他爆炸遗留物有待清除。

“白头盔”组织:造假摆拍为虎作伥

2016年11月,非政府组织“白头盔”出于舆论压力发表道歉声明,承认此前发布的该组织工作人员在叙利亚阿勒颇抢救伤员的视频为摆拍。这不是“白头盔”第一次以视频造假方式抹黑叙利亚政府,显然也不是最后一次。2018年9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声明说,叙反政府武装人员再次上演“遭化武袭击”的假戏。

据媒体披露,美国是“白头盔”组织的重要支持者。2018年,随着叙政府军夺回越来越多领土,美国曾与盟友商议帮助“白头盔”撤出叙利亚。2019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公开下令向该组织提供450万美元援助。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副教授亚历山大·多姆林指出,美国意识到自己正在逐步丧失全球霸权,因此更多通过资助非政府组织的方式来干涉其他国家内政。

“清洁网络”计划:抹黑对手维护霸权

2020年8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启动“清洁网络”计划,以中国企业对美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构成重大威胁”为借口,企图在5G领域打压华为等中企。为兜售这一计划,蓬佩奥和时任副国务卿克拉奇前往多个国家游说。

然而,据德国《每日镜报》报道,欧盟、英国和德国官方机构经多年审查,并未发现华为设备存在明显安全隐患,反而在美国思科公司的设备中经常能发现安全漏洞。美国捏造事实、抹黑中企的真实原因在于,它担心未来中国会主导全球技术领域,从而削弱美国的霸权。

事实上,对全球网络安全构成威胁的恰恰是美国。英国作家、国际问题专家汤姆·福迪指出,谷歌、微软、亚马逊、脸书等大型互联网企业都是美国企业。它们向美国政府提供数据,使其能够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监控网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