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余莉“好学近乎知”出自《中庸》,在《孔子家语》中写作“好学近于智”,突出了好学的重要性。《学记》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孔子也曾感慨:“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纵观历史,凡是学有成就的智者圣贤都非他人所强迫,而是依靠自主自愿的好学精神。
学以修身力行
在孔门弟子中,曾子为人树立了一个“好学近乎知”的榜样。孔子称曾子生性鲁钝,但因其好学终成儒门“宗圣”。在《曾子》中,记载了曾子好学的心得:“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君子能够责备自己的过恶,寻求自己的过失,对自己还不会做或做得不完美的地方要加强,勉励自己做得尽善尽美,并克除自己的私欲,凡事都要依照义的标准来进行。这些都做到了,才称得上是学。
“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弗避,易者弗从,唯义所在。”君子要珍惜时日来学习。古代好学之人废寝忘食、挑灯夜战,甚至“头悬梁,锥刺股”,具有这样发奋读书的精神,才能够学有所成。此外,还要及时地把所学的付诸行动,在生活中去落实。难做的不回避,容易的也不盲从,只考虑其是否符合道义。“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白天攻治学业,到晚上就自我反省检查,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就这样日复一日,一直坚持到老死,才可谓坚守学业。
曾子还提出,君子之学必须把握好五个方面:“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不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已矣。”君子学了之后,担心自己学得不够广博;学得广博之后,还担心不能时时温习;经常温习了,还担心并不真正知晓其中的义理;已经知晓其中的义理了,又担忧不能付诸行动;既能在生活中实行,又担心在行动上做不到谦让。由此可见,曾子好学的标准相当高,要求人不仅能够学以致用,而且还要有助于养成自己谦让的品行。
在《颜氏家训》中,有一段关于读书、求学目的的论述,值得现代知识分子警醒:“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陵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这段话提醒人不能把“学儒”变成“搞儒学”,知与行不合一。其意是说: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求得长进,可是我见到有人读了十几卷书后,便自高自大,欺侮长者,轻视同辈,这样别人自然像对仇敌一样恨他,像对鸱枭那样讨厌他。这样求学,其实对自己并无益处,还不如不学。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只能夸夸其谈。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利益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于社会。就如孔子到处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仁爱学说,目的并非为自己升官发财,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学说,能够为国君所用,造福于社会、利益人群。现在求学之人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增长自己的才干,以求做官。学习就像种果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论文章,好比赏玩春花;修身力行,才是秋天的果实。可见,真正的学问是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经典落实在生活之中,使自己的德行以及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能力有所提升,最基本的也要做到仁义礼智信,把人伦关系处理好。
学之弗能弗措
《中庸》对好学的特征与结果进行了阐述:“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平时有不学的时候。虽然有不学的时候,但是无论如何要勉励自己,一有空闲的时候就要学,而且必须要学得成功,所以说“学之弗能弗措也”。同样,人提问问题、思考研究、辨别事理、身体力行都要做到彻底。虽然人的能力、智慧、聪明不等,但只要肯学、好学都能有成就,所以不要自暴自弃:“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孔子就是一位“学之弗能弗措也”的榜样。《史记》记载,孔子去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然没有学习新的曲子。师襄子说:你可以增加学习的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但是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又学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的内容了。孔子还是说:我还不了解曲子的作者。又学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曲子的作者是谁了。那个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出这样的音乐曲子?师襄子听了之后,赶紧起身再拜说:我的老师也认为这首曲子的确是《文王操》!
从孔子学音乐就可以看到,好学就要做到“学之弗能弗措也”,绝不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就放弃。
学习志在圣贤
读书志在圣贤,是古人求学的目标。因此,学不仅是学知识、学技能,重在学圣贤教诲。《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儒家看来,智慧明德是人本性本有,从未丢失,只是暂时被外物蒙蔽了而已,正是通过好学,可以去除外在的蒙蔽而开启自性明德,接近本自具足的智慧。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子附近一定有忠信之人,但是他们都没有夫子好学,所以孔子能成为圣人。可见,孔子正是因好学而成就圣人。
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生而知之者,上也”,但是这样的人比较少,普通人都需要学,就连孔子也承认,他是学而知之者。《论语》中记载,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一生好学,且自认为和普通人不同之处,就是比别人好学。他好学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以至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好古敏以求之”中的“古”,是指经典中所记载的古圣先王的教诲,所以孔子所学所好都是圣贤之道。孔子自称一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并没有认为自己有发明创作,自己所学习的都是古圣先贤的道理。现在人也很好学,知识面很广博,但如果所学的知识未必是经过历史检验而沉淀出来的智慧,又缺少道德的指引,就容易被误导。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习圣贤经典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新书》中记载,“汤曰:‘学圣王之道者,譬其如日;静思而独居,譬其若火。夫舍学圣之道,而静居独思,譬其若去日之明于庭,而就火之光于室也。然可以小见,而不可以大知。是故明君而君子,贵尚学道而贱下独思也。’”学古圣先王之道的人,可以把他比作是太阳;一个人静思独居的时候,则如火光。如果舍弃了学习圣贤之道,而一个人冥思苦想,就像舍弃了门外太阳的光明,而去屋子里接近微弱的烛光。烛光可以让人有小小的见识,能够见到周围小的范围,但是开启不了人的大智慧。所以明智的君王、君子,都崇尚学习圣贤之道,而不是一个人独自冥思苦想。
可见,好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所学内容有所拣择,否则南辕北辙,越学反而离道越远。中国传统圣贤经典都秉持“文以载道”的原则,尤其值得求道的君子学习。人通过学习能够变化气质,成就圣贤品格,这就是《弟子规》中所说的“圣与贤,可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