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微信朋友圈的“用户流失”,其实表明了用户并不希望在微信中展示一切,让所谓的“微信好友”能通过各类窗口,窥探到个人的方方面面。除了用户自身的原因外,微信越来越多的朋友圈广告形式,也是影响用户体验,甚至“劝退”用户的原因之一。
出于流量变现的考量,微信在朋友圈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广告植入,以各种卡片、小程序形式进行展示和互动。广告窗口的增多,也体现在微信公众号中,文章的中部或尾部等位置,往往被嵌入了各种卡片式广告。
这些微信应用内的广告触点、频次的增多,繁杂甚至有点low的广告内容,早已是持续困扰用户,引发用户吐槽的缺点。但微信并未真正理会用户的声音,未来出于商业化的考量,类似的广告营销形式必然会只增不减。
用户的心声其实已经“呐喊”了好些年。比如朋友圈编辑功能;朋友圈照片能否发18宫格;取消共同好友点赞提醒;取消朋友圈长文折叠;可以带图评论好友朋友圈;批量删除朋友圈;视频号可以屏蔽指定用户;微信双向删除好友等等。
这些每一个细小功能背后,都是大量用户对于微信使用体验的吐槽和希望改进的想法,微信只需要稍微听到并且改进任何一点,都是足以产生冲上热搜、收获用户口碑正向效应。但很可惜,微信并没有做出回应和改变。事实上,忙于“搞钱”的微信,的确忽略了这些用户的真实声音。
这其实也与抖音的冲击有关。2023年12月,多家媒体报道称,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在2023年的营收达到了1100亿美元,首次超过腾讯。由于字节跳动还未上市,所以目前腾讯仍然是中国互联网市值规模最大的巨头企业,此番营收数据被超越,必然给腾讯带来了更大的危机感。
抖音的营收规模主要来源于广告和电商两大业务,在用户规模远不如微信的情况下,相关数据已然超越腾讯,更加说明抖音在流量变现上的优势能力。腾讯想要追赶,只能进一步挖掘微信流量池的各类广告、电商等触点,提升流量变现效率与规模。
这也是为什么微信不再像标榜的那样“以用户为中心”、“不打扰用户”。所谓的“用户体验”,逐渐沦为了腾讯、微信在外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反击抖音的一层包装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