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假勤奋的人都有这三种坏习惯,假勤奋的人三大坏习惯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4-02-13 22:20:55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生活中或者是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人看上去总是特别勤奋,在工作与学习方面总是花特别多的时间,然而效果却很差。他们往往工作与学习效率低下,并且很难有更高的发展。

其实,这些人并不是真的勤奋,他们只是“想要勤奋”而已,是“我必须勤奋”这一类的心理暗示在敦促他们不断努力,这种现象被称为“假勤奋”。那么,他们普遍都有怎样的特点呢?心理学家总结出假勤奋的人都有的三个坏习惯。

一个假勤奋的人都有这三种坏习惯,假勤奋的人三大坏习惯(1)

同情自己,自我感动

首先是自我认知缺乏准确性,经常自我感动,通俗地讲就是总是同情自己,心疼自己,而失去前进的动力。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懒惰久了,稍微一努力,就觉得自己是在拼命。对于“假勤奋”的人而言,他们同样是渴望努力的,但是他们往往将自己的内心感受来作为自身“是否努力了”的标准,而不是客观的普遍状况。因此,他们在制定完某个工作、学习计划之后总是不能有效实行。

在心理学上,这种情况一般是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缺乏的体现。这一类人普遍缺乏对自我能力、状态的客观评价,他们在工作学习中往往会不顾自身客观条件而追求过高的目标,而又对自己的努力程度缺乏准确的评价,因而最终放弃。并且,由于他们的主观意愿往往是积极的,所以“假勤奋”的人大多处于制定计划与放弃的不断循环之中,自然也就难成大事了。

从心理学角度看,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做一个客观的自我认知,在制定计划时根据自己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避免“眼高手低”的现象发生。

一个假勤奋的人都有这三种坏习惯,假勤奋的人三大坏习惯(2)

专注度低、做事效率低

其次是效率的低下。由于思维方法、专注度等多方面的因素,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办事效率。其中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就是专注度,有的人能够在工作学习时全神贯注,全身心投入其中。尽管花的时间不多,却完成了很多任务。

而有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干扰,不断做着与任务无关的零碎小事,不断想着与任务无关的内容,这样一来,尽管时间花了很多,但真正用在刀刃上的却是很少很少。同时,由于大量时间的投入,人会在这样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充实感”的假象,而更加意识不到背后的危机。

一个假勤奋的人都有这三种坏习惯,假勤奋的人三大坏习惯(3)

其次,不同的方法与思维模式有着不同的办事效率,这一点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非常明显。以英语学习为例子,有的人凭借对意义的理解与联想记忆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记忆大量的单词,且不容易遗忘;而有的人则是机械地重复背诵、读写,时间与精力花了不少,对语言学习的实际帮助很小。因此,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注意方法的运用,应对问题要有足够的思考,不应盲目行事,浪费大量时间。

一个假勤奋的人都有这三种坏习惯,假勤奋的人三大坏习惯(4)

过分追求某一种能力的进步

最后,是过分追求某一种能力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一个人能力高低的评价主要以综合素质为依据,而不是某一个单独的方面。尽管我们常说“术业有专攻”,但是那也是建立在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真正决定一个人高度的是他的下限而不是上限,你在某一方面的优秀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你的某一项明显的缺点却往往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看法。

心理学木桶效应(Cask effect)告诉了我们,真正决定职业高度的是我们的缺点。很多“假勤奋”的人由于强烈的上进心与惧怕自身的短板的心理,往往只能从某一方面的发展来获得成就感,并被表面上的优势所麻痹,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在工作实践中处处碰壁。

一个假勤奋的人都有这三种坏习惯,假勤奋的人三大坏习惯(5)

在他人看来,“假勤奋”的人总是在努力奋斗,总是在不断学习。但是他们并不能准确理解自己的能力与努力的目标,也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结果往往面临失败的结局。而“假勤奋”的后果还不止于此,由于大量时间精力的投入,他们在付出更多的同时也必然对自身有着更高的期待,一旦失败,也就意味着更大的挫败感与强烈的落差感,长此以往人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因而一蹶不振。

在生活中,“假勤奋”无疑是对时间与生命的浪费,它不是懒惰,却比懒惰更可怕;它同样不是勤奋,却比勤奋付出了更多。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认知心理学引论》

*第一心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