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计算能力的五种训练方法,提升计算能力的五种方法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4-03-19 09:30:52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这就成为学生成绩提高的最大障碍,也影响学生以后的升学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有以下几点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找到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提高计算能力。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爱把学生们错的比较多的部分记录下来,然后自己细细地研究,找出他们出错的原因,以便我在教学中更好的把握方向。

在计算教学这一部分我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题目看错,抄错题。 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抄题时把23抄成32。 2、列竖式数位没对齐。

3、计算时不打草稿。

4、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

5、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

从一些学生的计算错误来看,“粗心”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方面是个自然成长过程,第二方面则可以采取相 应方法进行培养,所以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出来,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在教学中,我经常强调“一看”、“二想”、“三算”、“四查”四部曲。

三、分步入手,提高综合计算能力。 1、从口算训练入手,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每天利用5分钟另行计算练习,并进行评比,激励学生积极计算,提高计算正确率。

2、笔算是关键,利用每天五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3、增强简算意识,提高计算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强化估算意识。

四、精心设计计算练习。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设计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方法重点练。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教材要求,进行练习,

2、用易混淆对比练。将用易混淆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计算的准确率。

3、经常出错反复练。把学生利用新算法计算时出现的一些典型错例板书出来,让学生找出错误之处,改正过来,可以为学生算法扫清障碍。

4、练习要因人施教,分层提出练习目标。对于计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高要求;对于思维较慢的学生,要求就低些;对于差生,让他们做最基本的习题,在练习中给予帮助和鼓励,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信心,真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