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这是一个13岁女孩,突然发现自己会变成红熊猫,具体的身体变化,让她从一开始的紧张、惊恐,到后来的接受以及享受这个身份,是个很有趣的奇幻故事,也是一段独特的心路历程。
当然,创作者的重心显然也不完全在这里,影片的核心也很快从突然变成红熊猫,转换成母女两人对待红熊猫的态度上。母亲希望女儿像之前的长辈们一样,放弃红熊猫这个身份,变成普通人,规规矩矩、本本分分活下去。
但一向听话的女孩,却不打算按照母亲的话去做,她甚至想要接受这个红熊猫的身份,以自己觉得快乐的方式活下去。
由之,也引出母女关系的话题。或者说,是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家庭关系的理解。母亲代表传统的、听话的上一辈,总是强调要循规蹈矩,要听话,要认命。
同时,她希望子女也能这样,以自己安排的方式活下去,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
但叛逆,显然是年轻人最爱的话题。女孩也希望摆脱父母那一代的想法,想要活出自己,想要更加独立。
从剧情推断,这显然有创作者自己的生命体验在其中。毕竟,本片导演石之予就是1989年生人,而故事发生的时间2002年,她刚好也是13岁,与影片中的女孩同龄。
至于导演自己的人生经历,到底与电影中有多少重合,我们不清楚。但是,她一定在自己,或是周边的华人家庭里,见到过不少这样喜欢为子女设计人生的家长,以及,渴望摆脱束缚,活出自己的孩子。
当然了,这个话题本身并不新鲜,只要读几本育儿书,或者关注几个育儿博主,都会提到类似的教育话题,大家总会说,家长不能把子女活成自己的全部,做父母的也要有自己的人生,不要太有控制欲,更不要太依赖子女,你要有你自己的生活。
之所以反复这么说,是因为,这类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一直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