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下雪会冻住,为什么下雪以后还是会结冰

首页 > 天气 > 作者:YD1662023-05-04 06:42:37

你能想象吗?在距今24亿至21亿年前,地球整整持续了3亿年的“冰河世纪”。整个地球被冰雪覆盖,从太空望去整个地球白茫茫的一片。这样的情况整整持续了3亿年,直到层侵纪晚期才结束,大地上几乎没有生命存活下来。直到冰雪融化,经过几亿年的繁衍生息,才恢复了元气。

而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动植物生存的必需品--氧气,发生了异常变化。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地球被冻住3亿年呢?它的水气从何而来?冰封又是如何缓解的?

为什么下雪会冻住,为什么下雪以后还是会结冰(1)

休轮冰河时期

休轮冰河时期是科学家有记录以来最长的冰期,出现在24亿年到21亿年前之间,在这期间地球上被寒冰完全封住,并且伴随着大氧化事件发生。

它的成因很简单,在26亿年前,藻类植物大量繁殖,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于是地球上的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在短短10万年的时间里就被消耗了很大一部分,随之而来的就是全球冰封的开始。

为什么下雪会冻住,为什么下雪以后还是会结冰(2)

在此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两个概念,“温室效应”和“冰室效应”。“温室效应”简单来说,是大气会阻止一部分来自宇宙的射线和辐射,不过也会放过一些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而地面又不能完全吸收,受热后会向外放出大量的长波热辐射线。

这些长波热辐射线会被大气吸收,地面与大气吸收的辐射热量,就像农作物的温室一样,所以叫做温室效益。而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大气中的气体成分,二氧化碳就是吸收辐射热量的主力。

为什么下雪会冻住,为什么下雪以后还是会结冰(3)

“冰室效应”则与之相反,由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大量减少,辐射热量吸收量减少,地球存不住热量,导致温度快速降低,形成“冰室效应”。

所以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很重要,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在休轮冰河时期前,藻类植物在十万年间消耗了大量氧气,导致“温室效应”降低,“冰室效应”上升,最终出现了全球冰封,连赤道也不放过。

当时全球温度下降了50摄氏度,能生存下来的,只有那些靠近热泉或者生存在地下的生物。那休轮冰河时期又是如何解除的呢?

为什么下雪会冻住,为什么下雪以后还是会结冰(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