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丁是目前在我国较为出名的穆斯林英雄之一,他生前最为著名的事迹就是带领穆斯林夺回耶路撒冷城,整个战役萨拉丁的智慧、风度、军事能力以及身为一名穆斯林对其他宗教的尊重体现的淋漓尽致,萨拉丁生平从一个父母双亡的库尔德人,最终成为穆斯林世界的领导者,当时的基督教世界更是给予其充分的赞誉,萨拉丁一生有着许多传奇的事迹值得大家去了解。中世纪的欧洲以及中东历史的混乱,国家众多,各个历史人物名字相似度高,从而导致许多人不想去阅读西方的历史,萨拉丁作为一个世界知名的历史人物,《天国王朝》这部电影重现了萨拉丁当时夺回耶路撒冷城的过程,虽然电影对各个人物做了戏剧化的处理,这部电影仍旧涉及了大量的真实历史事件,希望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一下这部剧。
想要认识一个历史人物,必须要先对其生活的时代进行介绍,萨拉丁出生于1138年,全名麦列克.纳绥尔.苏丹萨拉哈丁.优素福(这个全名好长,但是出于尊重的缘故还是选择写了出来),在萨拉丁出生这个时代之前已经发生过一次十字军东征事件,这是大家熟悉的历史事件,至于十字军东征的原因我们会在后面介绍,历史告诉我们原因不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最终结果就是十字军占领了耶路撒冷城,并对城内的穆斯林进行了大肆屠*,(现在的西方世界总是指责穆斯林世界存在严重的极端思想,但是中世纪穆斯林的包容性以及开放性要远远超过基督教,)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到了1144年才算告一段落,我相信1138年出生的萨拉丁童年应该就会经常从身边人听到十字军的残忍和血腥,我们国家也经历过侵略战争,相信大家也能体会到对侵略者的恨意,但是萨拉丁的伟大之处就是他没有受到童年环境的影响,他信任自己的知识和智慧,选择了自己的方式来处理和基督教世界的关系,并因此获得了仁者的称号。
西方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恩怨连绵不绝,自从穆哈默德在阿拉伯的土地上传播伊斯兰教开始,整个阿拉伯半岛开始由过去的部落分散向整体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阿拉伯半岛土地贫瘠,再加上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阿拉伯半岛是亚非欧商品的流通必经区域,部落为了生存经常性的会掠夺过往的商队,从而养成依靠掠夺的生存之道,有首短诗可以很好的描述阿拉伯人的好战之心:“我们以劫掠为职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可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短短四句话直观的表现了阿拉伯人的好战的本性。阿拉伯人以部落为单位不停的迁徙,在阿拉伯半岛上艰难生存,直到穆哈默德带着《古兰经》把这些部落统一到了真主安拉的光辉下,(此处我要补充一句,我在生活中感觉现在的国际形势影响了非专业人士的判断,天主教、基督教以及犹太教对伊斯兰教不存在天然互相厌恶的感情,甚至《圣经》里面的许多人物和故事都在《古兰经》中得到了描述,穆哈默德尊重一切一神教的宗教。)阿拉伯人有了自己的信仰团结到了一起,好战的本性并没有被《古兰经》磨灭,为了生存,既使圣人穆哈默德也得带领着他的信徒发动掠夺战争,自此以后就是穆斯林世界对欧洲、埃及以及印度半岛不断地扩张,整个扩张过程中伊斯兰教的信徒疯狂增长,其背后原因还要得益于穆斯林征服过程中的政策,此政策被历史学家描述为左手拿着古兰经,右手拿着宝剑,类似政策在基督教的征服过程中同样存在,但是伊斯兰教多出“人丁稅”这个选择,在穆斯林长期统治的地区,部分其他宗教人士为了逃避“人丁稅”的重压,而选择皈依伊斯兰教,伊斯兰教逐渐的走出了阿拉伯半岛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宗教。穆哈默德在世期间,穆斯林世界已经表现出了强烈的扩张*,其去世以后,穆哈默德的岳父艾伯.伯克尔成为了哈里发(穆斯林领袖的称呼),紧接着就发动了对基督教控制的叙利亚的征服战争,这也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第一次冲突,也是两个宗教互相敌对的起源。紧接着就是将伊拉克、波斯以及埃及纳入了穆斯林世界。经过伍麦叶帝国和阿拔斯帝国后,历史的指针被拨动到了中世纪最后一个穆斯林国家--法帖梅王朝,这是萨拉丁出生前的统一的穆斯林国家,接下来穆斯林世界开始出现了分裂。
观察历史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王朝覆灭很有趣的特点,那就是异族人和外国人进入到了军队体系中,这在我国的汉朝、唐朝、宋朝、明朝这些大一统的朝代都得到了体现。法帖梅王朝同样如此,王朝后期一个昏庸帝王的登基,就像历史剧本的重现一般,这个帝王暴虐无道,屠*王朝大臣,采取极端的宗教政策,对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进行了残忍的迫害,使得国内民怨积压。他的儿子登基以后,整王朝对国土的控制力已经远远不够,法帖梅王朝的国土逐步的开始分裂,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首先脱离了王朝的控制,接下来就是王朝内各个异族军团的内乱,几个军团轮番上台,透支了法帖梅王朝最后的生命力,法帖梅王朝支撑到了1171年,被萨拉丁推翻走向了崩溃,后期的法帖梅王朝只给整个穆斯林世界留下了常年的饥荒和鼠疫以及基督教世界不断积压的仇恨。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西方世界与中东世界重要的战争,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统治的区域发动了长达数个世纪的战争。导致十字军的原因众多,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十字军东征的发动是由于欧洲地区和中东地区在风俗、宗教以及地理位置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这种差异造成了欧洲人民与中东人民长期的互相鄙视,阿拉伯商人和威尼斯商人把这种鄙视广泛传播到了中东和欧洲的每个区域。从经济角度上来看,中世纪的生产力发现缓慢,欧洲各国的人民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为了避免激起民愤,欧洲国家只能发起对外战争,此时法帖梅王朝的衰败正是一个完美的目标。欧洲基督徒对中东穆斯林早已积怨多年,穆哈默德的岳父接任哈里发对叙利亚发动的征服战争,削弱了基督教在小亚细亚的影响力,随后伊斯兰教更是对欧洲本土发动战争,战争结果是西西里岛和西班牙被纳入到了穆斯林范围。由于圣城耶路撒冷在穆斯林的势力范围内,每名基督徒前往耶路撒冷的朝圣之旅都会受到沿途伊斯兰教徒的羞辱,这些羞辱就如斧头,一刀刀砍在了虔诚的基督徒心中,随着口口相传,这种仇恨更是传递给了后代。几个世纪以来积压的怨恨,一旦给其一个出口,那么将是无尽的报复,十字军东征也正是如此,第一次十字军的屠城行为,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这些怨恨的宣泄。
十字军东征发动的直接原因是1095年一名皇帝向教皇请求帮助其夺回被穆斯林侵占的领土,这给了教皇一个对穆斯林世界发动战争的理由。紧接着教皇就发表了关于战争动员的演说,教皇在基督教世界的神圣地位使得这个战争演说动员的范围极其广大,不同身份地位的基督徒开始积极响应教皇的开战要求。整个战争动员经历了两年之久,1097年,形形色色的人在君士坦丁堡集合,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正式开幕。
十字军东征的队伍并不是我们普遍认为的虔诚的基督教徒,这个队伍极其杂乱,除去虔诚的基督徒以外,首先是意大利商人看到了这次战争的利益所在,为了发战争财的目的,大量的意大利商人带着自己的商品加入到了十字军的队伍中。其次,欧洲领土的继承规定使得许多贵族子弟已经不具备继承权,这些贵族子弟如果想要保持自己的贵族地位,就必须加入到十字军的队伍中,争取在战争过后赢得自己的领地。最后,是社会中的地痞流氓、有罪之人以及没有食物吃的平民,地痞流氓和有罪之人在圣经的规定中是要遭受末日审判的人群,这些人为了洗脱灵魂上的罪恶而选择加入东征的队伍,没有食物吃的平民理由更是简单,只要可以吃饱肚子,他们便愿意卖命。这群拼凑起来的东征军队,在十字旗的号召下,开始从君士坦丁堡向穆斯林世界出发。
部队行进到小亚细亚处,十字军与穆斯林开始了第一次交锋,最终通过一个月的围攻,十字军这征服了小亚细亚区域。随后十字军兵分两路,由于其中人物众多,各种西方的名字更是难以辨认,我就简略介绍一下十字军的战果,十字军先遣部队占领鲁哈城并在此建立了一个拉丁国家,随后主力部队占领了重要城市安提俄克,并在此建立了一个公国。随后十字军的部队开始难以控制,在整个穆斯林控制的区域屠*了十万平民,最后十字军把矛头转向了圣城耶路撒冷,此时整个穆斯林世界已经被十字军的屠*所吓倒,整个区域的平民开始携家带口逃离十字军行进的路线,等十字军到达耶路撒冷时,耶路撒冷的战士仅有1000名左右,而十字军则是有4万的部队,结果显而易见,十字军攻破耶路撒冷后进行了无差别的屠*,最终带领攻破耶路撒冷的将领哥德夫利登基成为了耶路撒冷的王,哥德夫利去世后将王位传递给了弟弟鲍得温,后来的王位继承人鲍得温三世,将会与萨拉丁进行正面交锋。
整个十字军东征过程并没有我们普遍认为的那样光辉,也不单纯是信徒之间的战争,而是夹杂着各种利益的对穆斯林世界的报复。无论过程如何,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使得耶路撒冷和大片领土落入到了基督教徒的手中,这无疑是给整个穆斯林世界当头一棒,接下来的穆斯林的反攻,为萨拉丁展开了表演的舞台。
目前关于萨拉丁童年时期的记载文献寥寥无几,因此已经无从考证萨拉丁的幼年生活,可行的办法主要是通过历史文献的只言片语推断出萨拉丁童年的生活状态以及幼年萨拉丁可能产生的思想。
萨拉丁的成长伴随着基督教的入侵,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整个穆斯林世界被重创,不仅重要的城市被十字军掠夺和占领,而且圣城耶路撒冷也被基督教夺走,耶路撒冷是穆哈默德登霄的地点,在每名穆斯林的心中神圣无比,主张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伊斯兰信徒对十字军开始进行了反攻。萨拉丁的父亲阿尤布正是反击十字军的重要将领,阿尤布是赞吉王朝苏丹下的核心掌权人员,为了体现对阿尤布的信任,苏丹将大马士革交给了阿尤布管理,大马士革的经济和宗教地位对于赞吉王朝极其关键。从此可以想象出萨拉丁青少年时期的优越生活,跟随父亲到达大马士革任职后,萨拉丁的地位可想而知,为了萨拉丁的教育,父亲阿尤布请到了多位教师来负责萨拉丁的学习,谦逊好学的萨拉丁在这个时期内学习到了完备的宗教知识、文化知识以及军事能力。我相信青少年时期的萨拉丁,是怀着虔诚的心去学习这些知识的,十字军为穆斯林带来的耻辱肯定会对一个热血的青少年造成影响,我相信萨拉丁同样是在这个青年时期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未来的目标,从此将十字军从穆斯林世界赶出去,收回圣城耶路撒冷在不断催促着萨拉丁前进。无论以后的萨拉丁是如何与十字军拼死搏斗的,但是至少青少年的萨拉丁在父亲的照顾下在大马士革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萨拉丁对宗教知识的学习使得他成为了一个逊尼派教徒(意伊斯兰主要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派别),虔诚的宗教信仰对萨拉丁的成长至关重要。常年在父亲身边观察治理的经验,这也培养了萨拉丁后来以德服人的大将风范。总而言之,这段时光,萨拉丁生活的惬意,但是又对其整个人生的许多判断造成了极其关键的影响。我曾经听说过一说法,讲的是:“你长大后做出的选择,其实在你童年时候已经做好了决定”,萨拉丁在青少年时期学习的这些宝贵知识将会帮助萨拉丁赶走十字军,建立统一的阿尤布王朝。
萨拉丁在1167年的开罗之战中的冷静作战,能够让我们很好的观察到萨拉丁的军事才能。萨拉丁在作战过程中从不会被纸面上的数字所吓倒,即使面对数倍的敌人,萨拉丁仍旧可以找到妥善应对的方法,他总是深思熟虑,为一场战争做好长远的计划,并安排好整场战争的各个细节。在开罗之站中,敌军兵力占巨大优势的情报已经在部队中蔓延开来,整个部队军心涣散,面对压倒性优势的敌人,许多士兵出现了畏战心理。萨拉丁在这种情况下做的是到军营中与士兵同吃住,用信仰来激励起士兵战斗的*,在后来的战斗中,萨拉丁如同大多数名将一样,身先士卒,每次都冲在队伍的前列,士兵被萨拉丁这种精神感染,士气大涨,从而以少胜多击败了十字军的进攻。此刻29岁的青年将领萨拉丁受到了整个部队的尊重,处于战争中的萨拉丁从来不会去考虑战争的结果,而是指挥镇定,清晰的抓住自己的优势,并给敌人致命一击。这种战斗风格也在后来著名的哈丁战役中得到了体现。萨拉丁后来智慧的亚历山大保卫战中,仅依靠少量守城士兵,在缺乏粮草补给的情况下,坚守亚历山大七十余天,打退了前来围城的敌军,萨拉丁对作战双方优势的掌握、对战争艺术的把控常常令士兵信服。
1168年萨拉丁跟随叔父前往法帖梅王朝,率领赞吉王朝的军队帮助其抵抗耶路撒冷王国的进攻,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内,萨拉丁逐渐在军队中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1169年萨拉丁的叔父去世,手下的士兵和将领强迫哈里发任命萨拉丁为首相,正是萨拉丁作战勇敢,为人谦逊的性格,让士兵们愿意跟随其战斗,这也是萨拉丁走向巅峰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