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大龄羽毛球迷,我很欣喜的看到,我身边几乎每个羽毛球馆,平时下学,尤其周未,都会有不少场地,专门开辟给少年羽毛球迷作培训用,这些小羽毛球迷会进球馆,大多都是始于家长兴趣引导,久于成为爱好习惯,终于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这也响应了国家号召,比如这两年教育部推行的重要政策——深化体教融合。也许多年后,在这波体育浪潮中长大的孩子,回头一看,体育一开始只是兴趣,后来却成了升学、就业等重要时期的机遇。
这二十多年把我从小伙变成了大叔,于是我又有了另一个身份,现在是一个七岁娃,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家长,自六周岁-小学一年级入学前的那个暑假,我给宝贝报了羽毛球班开始,他目前已经坚持练了一年半,强度约是寒暑假天天练/周未休息,平时与周未上1-2次课,近佛系—只是当成课外兴趣班,远鸡娃—没想往进专业队的方向发展。所以本文推荐的原则,也是面向广大业余爱好者的角度,作课外训练拍的推荐,太业余的娱乐用拍,与想往职业方向发展的专业用拍,则不在本文的范围之内。
1 多大的娃可以开始用成人拍(664-674mm)?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参考一下Yonex公司的产品标准,目前在三大品牌中,只有YY与胜利两家,针对少年初学者,做了一个Junior系列(简写JR),而YY相对更用心一点,根据年龄段列出了产品矩阵(从小到大建议 MP2-JR NR-JR NF-JR),如3-7岁=535mm长,7-10岁=648mm长,10-14岁=664长,即按Y家建议的话,十岁的娃才开始用标准不加长的球拍。
但从我亲身带娃与观察训练班的经验看,都是六岁开始就直接上664-674的成人拍了,在身高超过120cm过后,使用成人拍就不会让球拍拖在地上,正常的挥拍动作也已经可以完成,所以我建议只要身高正常,作为训练拍,不用等到十岁,六七岁开始,就可以一步到位,直接使用正常球拍,不用专门准备童拍。
而在判断是否应该用成人拍上面,除了上面这条笼统的建议外,也有一个科学的判断方法,就是把球拍顶在孩子的腋下,然后看一下他的手掌的掌面是否能够摸到拍面,即掌面与拍面如果有重合,则那个长度就已经在合适的范围里面。
2 少年初学用拍,哪些参数可以重点关注?
(1)轻。小孩会练出什么样子的效果,这种上限的问题,我们或许应该交给时间,但训练过程中,不让孩子受伤,这是个下限的问题,则一定不能忽略。YY的NF-JR给的建议是4U,胜利的建议也是4U-5U(JS06-JP TK9000-JR)。如果孩子越小,越瘦弱,则可考虑更轻的6U-9U,甚至10U约50克的超轻拍也已经上市。虽然越轻越好上手,但球拍本身也越脆弱,能承受的磅数上限也越低,击球的效果也越不扎实,越难形成正常的手感反馈,所以应该综合考虑重量这个问题,超轻拍可以当成一个过度,但不宜长时间的停留在这个过度时期,当然,超轻拍因为普遍强度堪忧,也许担心这个时间问题有点多余。
(2)软。应该说轻与软其实都挺重要,但之所以先说轻再说软,原因还是球拍万一重了,别无他法,球拍万一硬了,则可以通过拍线来做调节,也就是说,重量如华山一条道,硬度如罗马万径通。也如答疑专栏以前分析的结论,越低磅,打感越偏向于线床,越高磅,打感越偏向于线床与中杆两者迭加。万一硬了,因为小孩子的挥拍速度快不到哪去,穿线磅数也高不到哪去,所以中杆的性能也无法发挥,当然,你也不要故意因此而去选硬拍,软一点仍然可以降低用拍门槛。
(3)短柄与细柄。长柄对成人拍来说,可以是一个优点,或者说是球拍设计的一个主流趋势,有利于变换双打握拍的范围,但对小孩来说就是个负担了,一来他们还没到认真打双打的阶段,二来太长万一让他们养成握拍太靠上的错误习惯更得不偿失,三长柄往往也会造成击球感偏硬的情况。而细柄,对一些喜欢转拍的人来说,是一个优势,但也因细柄让拍柄强度变低,有容易断柄的危险,而我习惯G4-G5后,一不留神用G6的时候,总感觉中间的那个宽面变小后如同消失了一样,老是会不自主的确认握拍,细柄对成人来说不一定是优势,但对小孩子来说,因为他们普遍手小,细柄更好握,从而也更易于发力。
(4)总结起来,也许一个语可以概括——“糖水拍”,低负担,易上手。另外也有一个特点,对成人不利的因素,对小孩也许有利,比如,拍面太大会让击球的力量更不集中,手感更涣散,但对小孩来说,大一点的拍面有利于增加他们击中球的概念,培养兴趣;球拍的成型工艺如“一次成型”,做出来的球拍往往中杆过软,拍框也不稳定,但这些缺点对小孩来说不算什么,以前经常听说一次成型的假YY撞断真YY,也说明了,一次成型的球拍有时还挺耐磕碰,适合小孩子那种喜欢拿球拍当玩具耍的情况;球拍的手柄与球拍一次成型,或者人造材料手柄,对成人来说,有手感过于高频而难以捕捉的缺点,但对小孩子来说,这种手柄的应用,有利于降低球拍的整体重量,也降低了他们用拍的负担。
来源:网络 天堂有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