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相传这是“圣子耶稣”的诞生日,所以基督徒也称这一天为“圣诞节”。然而实际上,这一天并非耶稣的生日,最早也和基督教没关系。
晚清时期圣诞节刚刚传入中国时,曾被国人呼为“外国冬至”。有下南洋传统的闽南地区,也有一句古谚称“冬至后三天,番仔过年”。这些有趣的旧称,反倒指明了圣诞节真正的起源——罗马冬至:
多神信仰的古罗马人,很早就有在冬至前用一周时间来欢庆丰收的习俗,称之为“农神节”。农神节期间人们会互相赠送礼物,祭祀农神,然后宴会、酗酒、赌博。而基督教则从西元1世纪开始,便在罗马帝国境内越来越流行,最终成为罗马国教。但早期的基督教史学家并没有记录耶稣的生日,当时的罗马基督徒自然也就没有专门庆祝耶稣出生的节日。
直到4世纪,教会才将12月25日定为耶稣生日。而古罗马历法的闰日设置不精确,导致罗马历的冬至日一直不断变动。到了西元4世纪,冬至日也正好漂移到了12月25日——这一巧合让研究基督教历史的学者们相信,教会是故意挑选了当时最盛大的农神节作为圣诞日,通过节日来推动基督教深入人心。
自从冬至被确定为圣诞节,这一期间的农神节含义就逐渐消亡。罗马人原本的所有庆祝活动,几乎都原封不动移植到了圣诞节身上。而冬至作为重要的自然节气,是几乎所有温带民族都会庆祝的节日。随着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欧洲各民族庆祝冬至的节俗也都被吸纳了进来——比如我们熟悉的圣诞树,就有学者认为是来自日耳曼人在冬至前后悬挂树枝辟邪的古老巫术。
到了唐太宗时期,基督教经波斯传入中国,受到了唐朝皇室的礼遇。基督教最早被唐人称为波斯经教,后来唐人了解到根源在罗马,便又称教堂为大秦寺(汉书称罗马帝国为大秦国)。但传教士们觉得,有必要取一个更响亮的名字——《新约》里耶稣曾说:“我是世上的光,跟随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行走。”而汉字“景”有“太阳,光明”之意,于是自称景教,所谓“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
景教在传入后,一直和唐朝皇室保持着良好关系,781年,唐德宗下令整修长安大秦寺,敕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根据碑文记载,皇室还曾和教徒一起庆祝圣诞节:“代宗文武皇帝恢张圣运,从事无为,每于降诞之辰,锡天香以告成功,颁御馔以光景众。”也就是说,唐代宗每年都和景教徒庆贺耶稣诞辰,他向教徒们分发御饼,赐香开宴。
近代美洲殖民大潮后,欧洲各国的圣诞习俗,也都被移民带到了新大陆。经过一通混杂融合与商业化,逐渐产生了我们今天熟悉的美式圣诞节。
但这期间所涌现最好玩的“圣诞新习俗”,大概要属“吃中餐”了。2010年美国国会一次听证会上,最高法院大法官伊莉娜•凯根被参议院提问:“您是如何度过上个圣诞节的?”凯根便回答说:“像所有的犹太人一样,我应该是在中餐馆吃饭呢。”
这个习俗存在于美国,的确和犹太人有很大关系。虽然圣诞节最早的起源,与耶稣基督无关。但是经过上千年演变,如今早已经被当成基督教节日。而犹太人自然不过圣诞节。同时欧美基督徒过圣诞节,就跟我们过年一样:传统上会闭市,要家族聚餐吃团圆会,饭店自然就没法做生意了——如果你身处欧美,在圣诞节期间出门逛街,你会发现整条街市空空荡荡极为冷清,几乎没有开门的店铺。
而不庆祝这个节日的犹太人,如果想出去下馆子,那自然就是吃中餐最方便了。反正华人也不过圣诞节,所以中餐馆肯定是正常营业的。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犹太人和华人是北美最大的两个非基督教移民群体。犹太人大多因为欧洲排犹运动而不得不流亡北美,华人则大多是来此打工淘金。两群被主流排斥的新移民惺惺相惜,犹太人也就成为圣诞期间中餐馆最重要的客户,二者形成了一种同为节日局外人的默契。
另一方面,犹太人和中餐还有另一层关系:犹太教禁止肉与奶同食,而大部分西餐肉菜里都有奶(比如煮汤放奶油,培根披萨放奶酪等等),吃中餐就不担心这个,毕竟正经中餐里基本上见不到奶制品。久而久之,圣诞节吃中餐就成为了美国很多犹太社区的传统,并扩散到了部分非犹太人当中。
不过美国老华人主要是广东人,所以传统的北美中餐馆自然也多是粤菜馆。那么就算美国人在圣诞节那天吃了饺子,估计吃的也是岭南式的蒸饺虾饺而非水饺。
有趣的是,今天在非基督教的东亚地区,你反而还能轻松喊出“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在北美,政治正确的表达已经是“节日快乐(Happy Holidays)。
毕竟在今天的东亚,圣诞节早就成了购物节和狂欢节——就好比中国新年最近几十年在欧美也很流行——欧美人将其当成异国情调的狂欢节来庆祝,既不闭市也不吃团圆饭,与东亚对待圣诞节方式如出一辙。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南海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