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济”字的含义非常特别,而且使用率很高,“济”字本身及其引申的词汇褒义满满,极富正能量。
“济”字源自一条古代著名的河流:济水,后演变为动词:过河,渡过,比如:同舟共济、直挂云帆济沧海等。又引申为对困苦之人加以帮助之意,比如:济世、救济、赈济、接济等,并由此产生了很多意思接近的成语:济世救人、济世安邦、济世之才、表里相济、刚柔相济、和衷共济、同舟共济、劫富济贫、恩威并济、人才济济,等等。
我们经常说的“经济”二字中的“济”也是由济水演变而来。 经济中的“经”字,指的是古代织布机上的纵向纱线,而左右横向穿梭的线则称为“纬”,而地理上的南北方向称“经”,东西方向称“纬”。古代济水从西向东流动,且济水清清,流速平缓,适合在南北方向分别开沟挖渠,引济水来灌溉农田,因此“在南北方向引济水灌溉农田的活动”就是最初“经济”二字的由来,这一活动逐渐被古人引用为社会生产活动。而现代词典中对经济的解释: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结合现代和古代的解释,就可以理解什么是“经济”了。
济水的命运完全取决于黄河的改道
古代济水为“江、河、淮、济”四渎之一。但济水这个名字仅留存于典籍中,沧海桑田历史变迁已经湮灭,却留下几个和济水有关的城市名称:1、济源(济水之源),2、济阴(济水之南,山东定陶旧名济阴),3、济南(济水之南,避定陶济阴谓之济南),4、济阳(济水之北,济南属县,在济南东北部),5、济宁(济水汇聚成巨野泽,此城在巨野泽东南,地势较高,可保安宁之意),6、菏泽(古菏泽与巨野泽、雷泽皆由济水所汇聚而成),7、兖州(现指山东兖州,古代也叫沇州。济水又称沇水,沇水之州,古九州之一,位于河济之间,即位于古代黄河和济水之间的州域),8、齐河(济南西部县城,属德州管辖。春秋时期高密人晏婴相齐,封地晏城,临济水而建,济水为齐国界河,故又称齐水,宋代时改晏城为齐河),9、齐国(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周武王封太师姜尚于齐地,西北以济水为界,以济为名,因封地不止有河,更有地有山有人民,故去水为齐)。
古代传说济水“三隐三现”,先说说第一隐和第一现。《禹贡》记载:“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水经》“水出王屋山为沇水,东至温县西北济水”,这是对济水在黄河以北部分的描述。济水发源于济源以北王屋山上,济源为盆地,源头之水从王屋山以地下河或地下众泉汇流的形式向东、南潜流,到济渎和龙潭二个地面涌出,龙潭流出的泉水与济渎流出的泉水(今济源石河、济河)汇流后向东形成沇水(珠龙河,也称猪龙河),这就是济水的第一隐第一现,与山东济南的泉水来源于市区南部的泰山山脉如出一辙。清清细流一路向东,基本沿现在的济渎路流至梨林镇东南,与现在尚存的猪龙河三支应属一脉,然后再一直向东南方向蜿蜒流淌,至孟州市东面南庄镇的黄庄村,与老蟒河汇流后,又向东流经温县。济水向东北方向流淌三十多公里后,于武埗县南部汇入沁河,济水与沁河合流后向南不远注入黄河,这应该就是济水黄河以北的部分。
《禹贡》下文的“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这是对济水在黄河以南部分的描述。
济水与沁河合流后流入黄河的正南对岸,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沟。鸿沟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流域的人工运河,位于荥阳市广武镇北的广武山。战国时期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为了发展漕运,在广武山开挖水道引黄河水为渠,东流至淮河。魏惠王之所以在广武山两个山头之间的峡谷开挖鸿沟,说明此处水量极大,且水流较缓而形成了大片水泽,容易被人工控制。而黄河在南宋之前由此地向东北方向流去(不是现在黄河向东流淌的方向),因而在此处形成了由漩涡水流而冲积的浅滩,黄河所含的泥沙逐渐在东南方向淤积,经过千万年的堆积形成高坡,黄河只能向地势更低的东北方向流去,而黄河忽然拐弯的末端水流则流速缓慢,汇聚成泽,此处应该就是《禹贡》中所说“溢为荥”的荥泽之水的源头。现代此地的黄河滩涂极为开阔,沟湖纵横,北岸的对面就是流入黄河的沁河。
从鸿沟看黄河
现在流向郑州方向的黄河河道正是济水的古河道。黄河水和济水汇流之处在南岸形成了开阔的荥泽,此处水流变缓沉淀,水质也因此变清而继续东流,古人认为这就是清澈的济水潜黄河而出的原因,只不过当时的济水远没有今天的黄河这么开阔汹涌。这是济水的第二隐第二现。鸿沟向东约2公里的桃花峪,这里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南宋之前的黄河正是从此处拐弯流向东北,经新乡、滑县进入河北至黄骅、天津流入渤海,而不是现在的黄河水道。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抵御金兵南下,东京(开封)守将杜充在滑县派军队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水由于决堤漫滩而水流疲乏,黄河水因此在鸿沟与桃花峪附近侵入济水古道,东流至开封后又夺汴河向东南汇淮河入黄海,而东北方向的滑县黄河水则夺泗入淮。
鸿沟渠头处河滩开阔
南宋之前的古济水一直向东流经郑州、开封,至兰考县北的铜瓦厢(今东坝头乡)附近时,济水开始分成南济与北济,南济在铜瓦厢开始向东北方向流入巨野泽;北济则继续沿现代的黄河河道向东北方向至东明县,然后向东经菏泽流入巨野泽。《菏泽县志》载:“自汉以后济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仪封县界(今兰考县境内)流入曹县北三十里,又东北经定陶县南谓之南济(又称南清河);二是自东明县流入,经菏泽县南谓之北济(又称北清河),二水在巨野合流(巨野泽),北经郓城县南,又东北入东平州界。再经大清河(当时的济水下段,现在的黄河河道)入渤海”。
巨野泽、菏泽以及更古老的雷泽均为古济水汇聚而成。《元和郡县志》则具体记载到:“大野泽一名巨野泽,在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大名舆地名胜》载:“巨野泽,宋时与梁山泊汇而为一”。 巨野泽向西与雷泽相通,西南方向纳入济水后连通菏泽,几个大泽的水溢出后向东北方向流出,这是济水的第三隐第三现。济水流出后再向东北流经济南、济阳后注入渤海。东南方向流出入菏水、通泗水,然后流入淮河入黄海。
济水在山东境内分为南济和北济,形成巨野泽、菏泽和雷泽
从以上记载可以确定,古济水就是现在从荥阳的鸿沟、桃花峪一直流到山东东明县这一段黄河的河道。至于现在的黄河为何从东明县西,又继续向东北流至东平湖北口(济水出巨野泽后的出口,东平湖为巨野泽退缩后的湖泊),这是因为1855年(清咸丰5年)兰考铜瓦厢黄河大决口后的黄河水流量巨大,而之前的济水已经一分为二,水流渐缓而河道局促,不足以容纳巨量的黄河水,黄河沿济水河道流至东明县西后,开始漫滩继续向东北方向流去,流至东平湖济水出口处开始合流。由此黄河第二次侵入济水河道(济水从东平湖口流出后改名为大清河),然后流经济南、济阳、滨州从东营的垦利注入渤海。
济水在黄河以北部分的猪龙河因地下水逐渐枯竭而几近停滞,只有沁河和蟒河仍在流淌;而济水在黄河以南部分的消失,皆因黄河在历史中屡屡改道最终侵夺了济水河道导致。
济水流域纵贯中原文明发祥地,与历史长河一同流淌;济水曾经拥有的灿烂辉煌,和黄河一起书写中华文明。
一家之言,还望指正。不当之处,敬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