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中各事物象征意义,海燕象征什么精神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5-02 12:49:22

记叙文阅读是中考的常见题型,可是很多同学还是搞不清楚记叙文阅读常问的那些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能准确审题,自然在答题时也无从下手。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来看看那些问题究竟是指什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回答这些问题。

一、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贯穿全文的脉络,是把材料和故事串联起来的一条重要绳索。

考查方式: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如: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事件)。

(2)梳理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3)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答题格式: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

(一)时线

这类文章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把不同的时空、人物串联在一起。如:《故乡》,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以“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中心组织材料,把全文贯穿起来。

(二)地线

这类文章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作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作者从“百草园”写到“三味书屋”,回忆了自己童年的生活。

(三)人线

在这类文章中,某人往往是贯穿文章的线索人物,这个人不一定是文中的主角。如《孔乙己》中的“我”。

(四)物线

这类文章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如《灯笼》,以“灯笼”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五)事线

这类文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中心事件在文章中起主干作用,围绕它来写一些相关的事。如《社戏》一文,是以看社戏为线索,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感情线

这类文章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这感情可以是直线的,也可以是曲线的。如《阿长与<山海经>》以“讨厌——感激——怀念”长妈妈的感情为线索。

二、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采用综合表达方式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即除了记叙之外,还要运用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记叙主要交代事实,写出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把人物和事件概括地介绍给读者。

(一)描写

描写是指在学术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以及环境进行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都离不开描写。单纯的记叙,会使人感到平淡、枯燥、乏味,只有把记叙和描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描写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从描写的角度分,又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二是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叙述中的描写要服从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恰如其分。不论是人物描写,还是写景状物,都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考查方式:

1.分析句子表达效果。如:从表达方式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答题格式:该句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写出、抒发、交代)了……。

2.分析人物形象。如:

(1)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概括……的性格。

(2)你认为……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简要分析。

答题格式:

(1)这句话运用了……的描写方式,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2)从……(动作、语言等),可以看出……是一个……(品格、性格等)的人。

(二)说明

说明是记叙的一种补充,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说明是记叙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如:《故乡》前四段在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看到故乡景象的复杂心情后,第五段以说明的方式交代了“我”此次回故乡的目的,省去了许多叙述的笔墨。

考查方式:分析句子表达效果。如:从表达方式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答题格式:该句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写出、抒发、交代)了……。

(三)议论

议论是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直接发表作者的见解,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叙中的议论对一篇文章的意义大致有二:从文章的结构说,“议”常起过渡联系的作用。如: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而且一反既往了”就起了过渡联系的作用。从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现文章的主题来说,“议”起了画龙添睛的作用。

记叙中的议论常见的三种形式:一是先叙后议,在叙后以整段的篇幅进行议论。如:《故乡》一文,作者先叙述故乡的萧条景象以及少年好友闰土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麻木的精神状态,最后三段以议论结尾,表达自己追求新生活的愿望。二是夹叙夹议,在叙述中夹入一两句议论。三是先议后叙如《植树的牧羊人》开头一段先议论,后面开始记叙。

考查方式:分析句子表达效果。如:从表达方式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答题格式:该句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写出、抒发、交代)了……。

(四)抒情

抒情是指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作者难以抑制的感情。记叙文中的抒情一要有真情实感;二要注意分寸,虚假的或夸大了的感情必然失真。抒情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或直接抒情如《再塑生命的人》中“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或间接抒情如《春》中“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作者借助描写,抒发了赏花的欣喜之情。阅读记叙文,只有抓住这些直接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才是把握住了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依据,才能更加深刻地受到感染,接受美的熏陶。

考查方式:分析句子表达效果。如:从表达方式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答题格式:该句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写出、抒发、交代)了……。

三、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一)悬念

所谓悬念,指欣赏戏剧、电影或文艺作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切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常常在作品的开端提出尖锐的矛盾或设置疑团,又不立即予以解答,而是由开端所提供的线索任情节自然发展下去,到一定阶段或结束处才解开矛盾或解释谜底。显然,这样设置悬念,对提高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是十分有益的。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用倒叙设悬。

考查方式:分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如:本文第一段(开头几段)有什么作用?

答题格式:内容上,这一段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蕴含(揭示)了……道理(主旨);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二)抑扬

抑扬是使笔底波澜陡起、摇曳生姿的常用手法之一。所谓“抑”就是按下、抑制,“扬”就是抬高、扬起。

抑扬手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欲扬先抑法。如:《白杨礼赞》第七段“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中两个“没有……”和“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运用的就是欲扬先抑法。

与欲扬先抑法相反,另一种是欲抑先扬法。如:契诃夫的《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在一开始听说狗咬人之事时,即席发表了一大通“义正词严”的慷慨之语,大有“为民除害”的清正之势,一个廉洁公正、不畏权势、执法严明的警官形象呼之欲出。然而之后的“变”则是对他第一次表态的极大讽刺,使他谄上欺下的卑劣个性暴露得更彻底、更清楚。

由此可见,无论是欲扬先抑还是欲抑先扬,其中,所“欲”是目的,所“先”是手段,主从关系都十分明确,切不可等同,更不能颠倒,否则将适得其反。

(三)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关系,以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的手法叫衬托。衬托有正衬、反衬之分。以同类或相似的事物作陪衬,称正衬。以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作衬托,称反衬。

衬托分为三类:

1.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为了批判若瑟夫极端势利的父母对若瑟夫的叔叔的冷酷无情,就用若瑟夫对叔叔的深切同情来反衬。

2.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意义。如:《故乡》的开头渲染了深冬季节阴晦、严寒、沉寂的气氛,描绘了荒凉萧索、“没有一些活气”的村景,十分贴切地烘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3.以虚幻的情景衬托现实社会。如《西游记》即以鬼怪世界中的情景来衬托现实社会的黑暗。

(四)白描

白描源于我国古代的“白描画”,本是中国画的手法之一。它的特点是纯用墨线勾描物象而不加彩色渲染。这种方法后来被借用到写作理论中,泛指那种不加渲染烘托,仅用简练笔墨勾画事物形象的描写手法。

简练、质朴、传神是白描手法的主要特征。白描一般不用修辞手法,它的终极目标是“以形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境地。如:《藤野先生》一文对藤野先生的肖像描写:“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这里用的就是白描手法。没有夸张,没有刻意的修饰,却显得更加真实。

(五)象征

即托义于物,指凭借具体的物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感情等。如:高尔基的《海燕》中,用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用风云、雷电象征反动势力。象征手法的象征体和本体与比喻手法的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区别:象征体和本体之间没有固有的联系,而喻体和本体之间要有相似点。象征手法可以使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还可以使思想感情表达得含蓄、耐人寻味。

(六)对比

对比是一种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如《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截然不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效果。

(七)夸张

这种夸张不同于修辞手法中的夸张,它是通过对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形象描述,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效果,启发联想,表达鲜明、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皇帝的新装》一文,运用夸张手法,写皇帝被骗,竟一丝不挂地沿街出游,突出了他的愚蠢和虚伪。

四、记叙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把握文章中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关键词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结合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词语的含义,体味词语的感情色彩。如:“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背影》)。“聪明”运用了反语,是“事后省悟过来的时候,责备自己”的意思。“太聪明了”,换句话说,就是“一点儿也不聪明”,因为“我”当时只知道“暗笑”父亲的行为“迂”而不能够体会父亲的心情。

2.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得对不对,还可通过朗读来体味,通过工具书来证实。如:“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藤野先生》)。理解“熟识”的含义,可用近义词语替换的方法。“熟识”的近义词是“熟悉”,这里的“熟识”可按“熟悉”的意思理解。

3.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如:“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故乡》)。“高墙”是比喻的说法,这里既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失望,也包含着和故乡人(闰土、杨二嫂等)的隔阂。造成这种隔阂的根源是旧社会的等级观念,而这正是作者的悲哀之所在,也是小说的主题之所在。

4.注意形容词、副词等修饰性词语的含义以及一些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含义。

5.了解关键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

五、记叙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及作用,就是要结合文章的背景、内容和中心,结合上下句以及句子本身的内在联系,理解句子的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言外之意,并能评价其表情达意的效果。

(一)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

要把握两点:一是体会句子本身所表现的事物的特征以及它所表现的内在含义,二是注意由此而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和看法。

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联系上下文。对文中任何一个句子,都应该是在句与句、句与段、句与篇的联系中去分析理解的。

2.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作者常常会用含义深远的句子点明、突出或深化主题,使某些句子达到意在言外、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一般是在文章开头、中间(少数)或结尾的议论或抒情的语句。对其深层含义的把握,我们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进而领会句子的含义。

3.联系作品的背景。有些文章是在一定背景下写的,它的内容与背景有密切的关系。背景通常分为社会背景和自然背景。理解这种文章中的句子就要联系背景来考虑,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4.抓住修辞手法,思考其运用的效果或目的。

5.联系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思想,思考作者想要告诉读者哪些信息。在分析特定句子的深层含义之前,先概括文章中人物的思想品质,评析人物的性格,有利于我们理解句子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并从中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关键句子的作用

考查方式:分析句子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内容上,该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邪乎了事物……的特点;结构上,使……(作用)。

关键句子的作用,一般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理解。

1.内容上的作用。

指出该句子运用了……表现手法或者修辞手法,写了……内容,表达了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结构上的作用。

开头句:总领全文、开篇点题、照应题目、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过渡句:承上启下。

结尾句:点明中心(卒章显志)、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照应开头、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线索句: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凑;紧扣主旨,揭示中心。


相关文章:

1.

2.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