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太阳系中心的太阳,是地球上光和能量的主要来源。八大行星,以及小行星,流星,彗星,都在围绕这颗巨大的火球旋转。太阳的表面由氢、氦,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如铁、镍、氧、硅、硫、镁、碳、氖、钙和铬组成,其表面温度高达5780 K(5506.85 ℃)。这颗恒星距地球约1.496 x 10^11米。现在,让我们走进这颗巨大而炙热的天体,探究她的诞生。
虽然我们目前并不知道关于太阳如何形成的确切信息,但我们认为她是在十亿到二十亿年前形成的。根据天文学家们的说法,太阳中的氢伴随着宇宙大爆炸而生。换句话说,太阳和宇宙的其他部分同时诞生。在宇宙大爆炸时,这些氢凝结成巨大的云层,成为了众多星系的起源地。而一些氢被释放,开始漂浮于我们的银河系之中。
太阳上出现的C3级中等耀斑(在左上角的白色区域可见),一个太阳海啸(右上角可见波状的结构)和多个丝状的磁力线从恒星表面离开。
随着时间推移,在一些意外的推动下,这些自由漂浮的氢开始集中并为太阳和太阳系的形成埋下了伏笔。渐渐的,太阳和太阳系变成了由氢原子和氦原子以及尘埃组成的缓慢旋转的分子云,并在自身的重力影响下向内塌缩,加速旋转。它的过度高速旋转最终导致自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圆盘。
太阳系的行星和矮行星。图中仅大小按比例绘制,距离不依比例。
圆盘的大部分质量聚集在其中心,形成了一个气体球。球体持续不断的从外部吸引物质,导致进一步的压缩,进而使得球体的温度和内部压力剧增,以至于原子在内部发生核聚变。这便是太阳破壳而出的开始。那些球体之外的部分就变成了行星和太阳系的其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