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有的来自宗教界,也有的来自科学界。宗教方面利用这种进化理论中的缺陷来否定生物进化的理念,学术界在生物的进化机制方面也远没有取得共识。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是通过“变异”和“自然选择”,其中“变异”是随机发生的,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来主导。
这种进化理论告诉人们,生物进化是通过有益变异的不断积累取得的。有人就有这样的疑问,如何保证有益的变异一定会出现,如果不出现怎么办,而在有益变异发生的同时还会有更多的有害变异的出现,这些有害变异如何消除。
数学家提出,从数学理论的角度出发,随机变异的说法是说不通的。由随机性变异导致进化的说法要使人相信:地球上所以有生命,是因为有一长串顺序而不大可能发生的事情刚巧在适当的时候发生,结果生命就进化了。
选择好像抽奖,但是,一度“中彩”或数度幸运降临,并不能创造出(或产生出)一个复杂的适应。一个复杂的适应结构或适应的机能需要无数相关的遗传变异的积累,而无数次连续“中彩”的机会几乎等于零。地球上所有生命,是因为“有一长串顺序而不大可能发生的事情刚巧在适当的时候发生, 我们仿佛连续一百万次中了百万元彩票一样,结果我们就出现了”。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达尔文进化学说实际是一大堆假设,诸如随机变异或选择程度。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时候,科学上对于活细胞的惊人复杂程度,不是所知甚少,而是一无所知。那时基因、DNA还都躲藏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世界里,甚至是人们的想象力都无法到达的地方。达尔文完全不明白生物在分子层面的精密程度,以为细胞非常简单,很容易从无生命的物质演化而来。
由于达尔文进化论存在的问题,它的说服力大打折扣,关于生物进化是否进化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下来。
那么,为什么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很长时间里被作为主流的进化论。
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这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然而,生物究竟如何进化的,这个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在一段时间里,有些人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似乎更好用一些,所以被作为主流进化论。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之所以长期流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有人担心这种理论一旦被否定,将会颠覆科学和人类理性的大厦。如果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占不住脚,宗教的创造论就要卷土重来,维持进化论是一项科学的难题,尽管达尔文进化论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要硬着头皮撑着。
长期以来,关于对推动生物进化的原因和机制存在很多争议,实际上进化的驱动因素、方向、适应的原因等直到今天还不能被说清楚。存不存在驱动进化的生物内在机制,环境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内因和外因之间有没有关联,如何关联等等,与进化相关的很多问题还需要通过科学研究去搞清楚。
生物究竟如何进化,这个问题最终要通过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去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