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探索万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大到宇宙苍穹,小到分子原子。我们熟知的拳击运动,是一门非常典型的物理现象,它的原理与物理的理论是完全一致的 ,今天笔者就通过物理的角度,分析一下拳击的发力,因水平有限,不足不尽之处,还请大家包涵,也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
在牛顿经典力学中有这么一句话,一切物体都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改变它为止,通俗点说,比如一块砖放在那里就是静止的,你踢它一脚,踢的力量超过了它与地板的摩擦力,它就会动,它在运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地板的摩擦力以及空气的阻力,那它就会匀速的运动,而实际中,它总会受到阻力,所以最终它还是会停下来。
先解释一些基本概念,力指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的符号是F,基本单位是牛顿(N),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质量的符号是M,基本单位是千克(KG),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时间的符号是T,基本单位是秒(s);位移指的是物体位置的变化量,它的符号是S,基本单位是米(m);速度指的是瞬间位移的快慢,它的符号是V,基本单位是米/秒(m/s),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加速度指的是瞬间速度变化的快慢,它的符号是a,基本单位是米/秒/秒(m/s/s);动量指的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符号是MV,基本单位是千克·米每秒(KG·m/s),动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冲量等于力与其作用时间的乘积,基本单位是牛·秒(N·s),冲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当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大于零时,它就会产生加速度,公式为:a=F/M,力量越大,加速度越大,物体某一时刻的速度等于上一时刻的速度加上这一时间段与加速度的乘积,公式为V2=V1 aT。当起始速度为0时,V2=aT。冲量等于动量之差,当物体1撞击物体2并最终停下来,那物体2受到的冲量就等于物体1起始的动量。而碰撞产生的力量则等于冲量除以时间,也就是说,在冲量一定的情况下,碰撞发生的时间越长,碰撞力就越小。
解释完这些,我们回到拳击的发力过程,拳击手的方力方式是:通过蹬地产生的力量驱使腰转动,使上半身获得加速度和速度,肩膀将手臂甩出去,使拳头获得加速度和速度,拳头再与对手的身体碰撞,产生碰撞力。没练过拳击的人,出拳是手臂发力,拳头代表的是手臂的质量,所以形成的动量就小,而拳击手的拳头,代表的是身体的质量,所以形成的动量就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拳击比赛是按照体重划分级别的原因。
在实际中,同一体重级别的拳手,出拳的力量却也往往不一样,原因就是,核心力量大小的不同,方力水平的不同,使身体获得的加速度和速度不同,动量则不同,形成的碰撞力就不同。而同样的动量与对手的身体发生碰撞,产生的力量也往往不一样,这就是因为碰撞的时间长短不一样造成的,比如戴10盎司的手套,缓冲较大,碰撞时间就较长,力量就会被弱化,而8盎司的手套,缓冲较小,碰撞发生的时间就短,碰撞产生的力量就大。还有高水平的拳手,通过向后移动,即使不能完全避开对手的拳头,也能泄掉很大一部分的力量。还有一点可以解释的是,为什么后手拳比前手拳要重,就是因为出后手拳扭腰的幅度大,加速度作用的时间长,形成的速度就大。
出拳的大概理论就是这样,但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机器,在运动过程中牵涉到很多很多方面的因素,所以要想练好拳击,需要反复的练习,不断的摸索,才能熟练的运用,打出具有穿透力的一拳。
更多优质内容,请关注WX公众号“拳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