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胶最厉害的打法,正胶七种进攻打法视频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6-04 03:13:50

容国团“画龙点睛”,率中国女乒首捧考比伦杯。

第27届世乒赛的失利让中国女队意识到,要打败日本队夺取世界冠军就必须先要过欧洲关。第28届世乒赛前,中国队准备了两套阵容,正胶快攻打法的梁丽珍、李赫男对付欧洲,削球打法的林慧卿、郑敏之对付日本队。结果,梁丽珍、李赫男横扫欧洲诸强后,决赛改用林慧卿、郑敏之以柔克刚大胜日本队,夺得女团冠军。也是从这届开始,国乒男队和女队开始有了打法上的分化,男队仍以强调积极主动的正胶快攻打法为主,女队则开始向长胶削球类打法倾斜。

快攻和弧圈球的碰撞

由于“文革”,中国队不仅中断了正常训练,国际间的交往也被迫终止,为此缺席了第29、30届世乒赛。4年时间,中国队对国际乒坛的情况不了解,自身训练受影响,技术停滞不前。

恰恰就在这几年,欧洲选手进步神速,他们经过十多年的徘徊和探索,认真学习了中国快攻和日本弧圈球技术后,结合自身特点,终于掌握了一种融速度和旋转为一体的进攻型新打法。从这之后,世界男乒揭开了新的一页,中国正胶快攻和欧洲全攻型横板开始了交相辉映的漫长“斗法”。

1971年名古屋第31届世乒赛,中国队重返国际乒坛,遇到了欧洲选手的强力冲击,正胶快攻在比赛中困难重重,已经不像当年那样威风八面。幸好在世乒赛前的访欧比赛中,已经对欧洲新技术有所了解,中国队在“快、准、狠、变”的基础上,加了一个“转”字,以一板拉球为过渡,为快攻创造条件和机会。正是凭借这次创新,李景光以出色的发挥,和梁戈亮一起帮助中国队如履薄冰地捧回了斯韦思林杯。但是在单打比赛中,正胶快攻全面溃败,单打成绩最好的郗恩庭也仅获得第三名,中国男队在这届比赛中丧失了60年代的全面优势。

正胶最厉害的打法,正胶七种进攻打法视频(5)

31届世乒赛男团决赛,首次采用了“拉小上旋“技术的李景光独得3分助队登顶。

为了应对困境,中国队直板正胶快攻在加强拉球的同时,反手位创造性地发明了了“挤”弧圈球,这个技术被李景光和许绍发率先使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总教练徐寅生也鼓励直拍快攻选手改用反胶拉弧圈球,郗恩庭和郭跃华都“半路改道”且收获了成功。

但是在整个70年代,中国队对付欧洲选手还是以直板正胶快攻为主。李景光、许绍发、李振恃为中国队在第31、33、34届世乒赛夺取团体冠军起了十分突出的作用。尽管在第32届世乒赛中以4比5负于瑞典队,但许绍发和李景光各取了2分。第33届团体赛,许绍发和李振恃分别打败约尼尔、斯蒂潘契奇、舒尔贝克和本格森等强手,正胶快攻威力再现。李振恃在第34届更达到他个人的顶峰:在与匈牙利、瑞典的两场硬仗中全部取胜,拼掉了约尼尔、克兰帕尔、本格森和约翰森。

然而此后两年,中国队对直板正胶快攻创新不够,第35届世乒赛,匈牙利队死盯住中国队快攻打法“只有挤,没有加力推”的反手位,最终夺走了斯韦思林杯。反倒是在女队,正胶快攻打法却意外地大放光彩,林慧卿、郑敏之退役后,张立、郑怀颖、张德英相继成为女队的中坚,尤其张立,她善于对付不同类型的打法,在第33、34届世乒赛团体赛中以只负一场的战绩傲视群芳,是上世纪70年代世界乒坛技术最全面的女运动员,也为正胶快攻挽回了一些颜面。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曹燕华的崛起,正胶快攻在女队中逐渐被弧圈球取代。而男队在35届世乒赛失利后,也进行了阵容上的大换血,直板正胶快攻打法的谢赛克入选团体阵容,他的出现为正胶打法带来了一项革命性的技术——盖打弧圈球。但是由于这项技术并未完全成熟,谢赛克助队团体夺冠后,单打比赛负于瑞典选手林德。

正胶最厉害的打法,正胶七种进攻打法视频(6)

谢赛克带来了盖打弧圈球技术

盖打弧圈球技术的出现,让一度消沉的正胶快攻打法焕发了生机。第37届世乒赛,江嘉良横空出世,凭借良好的步法、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冠绝一时的正手连续进攻,他不仅在第37、38、39三届世乒赛上助队蝉联团体冠军,还在第38届和39届世乒赛上问鼎男单,成为继庄则栋之后的又一位直板正胶快攻王者。江嘉良的成功为快攻打法重新树立了信心,之后,球路刁钻的陈龙横板正手正胶、反手反胶的滕义也在第38届和39届世乒赛上入选团体阵容,女队方面也涌现出了戴丽丽、李惠芬等正胶快攻好手。

正胶最厉害的打法,正胶七种进攻打法视频(7)

面对日益强大的欧洲弧圈球,江嘉良将正胶”快、准、狠“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蝉联两届世乒赛男单冠军。

正胶最厉害的打法,正胶七种进攻打法视频(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