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那么多诺贝尔奖,为什么日本能有那么多诺贝尔奖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6-07 02:14:15

(二)重视科学技术,增加稳定投入

重视不重视,归根到底,还是得看资金投入。

在经济崛起的大背景下,日本政府开始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科研的政策,并加大经费的持续投入。1971年日本政府提出,把“70年代研发经费(R&D)占当年GDP比例为3%”作为发展目标。但是,因为当时石油危机的阴影让日本不得不减缓步伐。即便如此,在1975年就达成了2.15%的水准,80年代后就已经稳定在2%以上。(2014年,我国的R&D投入才刚为2.05%

而从2005年到2015年,日本这十年的科研经费平均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居发达国家首位,而2016年美国为2.8%。

科研经费的大量投入带来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2012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正是靠着“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获得的3亿日元经费才完成初步的iPS细胞开发。2007年日本政府又为他追加了70亿日元的支援经费,科研才得以成功。

后来多位日本诺奖得主表示,获奖也是离不开科研经费的支持。高付出才能得到高回报,日本在科研投入这一方面倒是完美诠释了这句话。

为什么日本那么多诺贝尔奖,为什么日本能有那么多诺贝尔奖(5)

(三)尊敬知识分子,重视教育发展

在日本,科学家被称为“先生”。而“先生”一词不是谁都能用的,只有民众心中最为崇高与敬仰的职业,才能有此殊荣。日本科学家这一职位,可谓是广受社会尊重。后来据日本权威机构统计,在日本的180多种职业中,大学教师得分83.5分,职业威望仅次于并列第一的法官、律师,社会地位可见一斑。

就连日元上,也是不印天皇,不印首相,印的全都是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这类人。一千元日币上是野口英世,日本著名生物学家;五千元日币上是樋口一叶,日本著名文学家;而最大面额一万日元上那个目光坚毅、面色严肃的人,则是被誉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的福泽谕吉。

纸币人物肖像的选择,可谓既体现了国家的意识,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文化,彰显着这个民族对待历史和未来的态度。

为什么日本那么多诺贝尔奖,为什么日本能有那么多诺贝尔奖(6)

当然,除了尊敬知识分子外,日本也将获得诺奖的重要因素之目光,投射到了教育界,任何的科学技术必须要以先进的教育普及为支撑,否则天才再聪明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在上个世纪末期,日本就进行二次教育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真正的人才,强调“增设理科类高等教育机构”“保障大学财政状况”。

在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的一项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日本的教育系统,居然是最公平的教育系统之一!日本几乎能给“穷孩子”和“富孩子”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

在日本,孩子的学术表现仅有9%受到家庭经济背景的影响,而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值是14%。可以说在日本,“有贫困的地区,但是没有贫穷的学校。”

为什么日本那么多诺贝尔奖,为什么日本能有那么多诺贝尔奖(7)

(四)一辈子坚持只做一件事

对研究的耐心和专注是日本诺奖神话的路径。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言:“成功者很少中途改变方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坚持到最后的人大多能成功。”日本的学者对于研究有着超常的耐心和专注力。这不仅是个人的素养,更是一个民族长此以往所培养出的精神文化。他们可以容忍失败、可以容忍孤独、可以容忍几十年如一日的无聊枯燥生活,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成功的必经之路。

2016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等待这个奖项,足足等了二十年。在此前二十五年的学术长跑里,他经历了博士毕业找不到工作、研究受挫、转专业、独自缩在小实验室长达九年无人问津的学术生活,但是他一直在坚持。而正是因为这份耐心和专注力,使得他在大千世界中总能发现不同寻常的新奇点,并对其进行深刻持久的研究,最终发掘出科学的宝藏。

为什么日本那么多诺贝尔奖,为什么日本能有那么多诺贝尔奖(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