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而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成都一直占据着独特的位置。秦并蜀国后筑成都城,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成都城名未改、城址未移,这在中国城市史中是独一无二的;自李冰修建都江堰以来,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天府之国”的美誉足以昭显成都的富饶与繁华;“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蜀道的艰难险阻闻名天下,却从未隔绝蜀地的美名,自古诗人例到蜀,在他们心中成都是一轮美丽的月亮。
清潘時彤等纂修《华阳县志》载“城池图”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刻本成都东门文昌宫藏版
那么,如果把成都比喻为一轮美月、一幅锦绣画卷或者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树,历史上成都的诸多别名则好比是拱卫月亮的群星、泼墨山水的点缀以及刻下光阴的年轮。龟化城、锦官城、少城、芙蓉城……别名书写了成都的历史,探究每个别名的来历,走进一段段故事与传说,走进余音不绝的蜀国。
不断生长的成都城,别名是它不同历史时期的名片
大城、少城和龟化城现代人所理解的名字,在古代有着双重含义:“名”是一种正式的称谓,而“字”则是私下里的称呼。把这个解释套用在城市的名字上,显然也是符合逻辑的,例如成都、重庆是一座城市的“名”,蓉城、山城则是城市的“字”。古人取名都是在取字之前,城市的命名也大多如此,正名往往诞生在别名之前。但这种规律并非绝对,成都的众多别名中,其中有三个与成都建城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