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成都为什么叫蓉城不叫锦城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6-23 15:41:31

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成都为什么叫蓉城不叫锦城(5)

清李玉宣《重修成都县志》之“ 省城”插图同治十二年(1874)节孝祠藏板

关于成都的得名与由来,历来是百家争鸣,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成都作为城市的名字始于战国时期。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秦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11年),仪与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秦于公元前316年灭蜀,五年之后,秦官员张仪和张若效仿咸阳建制,修筑了成都城。这里说的“与咸阳同制”,指的是成都筑城时和咸阳一样,分别创筑了“大城”与“少城”。《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也佐证了这一点:“张仪既筑大城,后一年,又筑少城。”

张仪筑“大城”与“少城”,大城为郡之治所,是军事政治中心;少城为县之治所,是经济、市集中心。少城在大城之西,二城为倚背之形势。“大城”“少城”虽然是效仿的咸阳,却逐渐成为了成都的两个别名,并且二者常常相提并论。宋代陆游的诗中就曾提及:“大城少城柳已青,东台西台雪正晴。莺花又作新年梦,丝竹常闻静夜声。”

“大城”与“少城”两个别名,说的是成都建城时城市的格局,而成都的另一个别名“龟化城”,则见证了成都筑城的过程。关于“龟化城”的记载,《搜神记》中讲述了这么一个传说: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颓。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仪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

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成都为什么叫蓉城不叫锦城(6)

宣统元年(1909)三月出版的《最新成都街市图》

这个故事说的是张仪修筑成都城时,屡筑屡颓,怎么都不能成功。忽然一天,有一只大龟从江边上岸,这只大龟爬行至城东南便死去了。张仪去请教巫师,巫师说,按照大龟行进的路线筑城。张仪照办后,城果然就筑好了,于是成都又名龟化城。

神龟示迹的传说,在《蜀王本纪》《晋太康地理志》中亦有类似的记载,但这个传说真的属实吗?如果不是,“龟化城”的别名又是如何而来的呢?据当代学者考证,“龟化城”的由来,是缘于成都筑城的地势。

《城隍庙记》中说,“蜀地土惟涂泥,古难版筑”。古代的成都平原,气候卑湿,河港密布,沟渠纵横,其地多为黑泥沙石。这种松软的土质,黏性极差,不适合做夯土筑城的建材,因此筑城时才会“屡筑屡颓”。当时成都郊外的黄泥黏土,黏合能力出众,是修筑城墙的好材料。为了筑城,古人便从北郊、东郊取土。因耗土较多,取土之地逐渐形成了大水池,被命名为千秋池、万岁池(今成华区北湖)。《华阳国志·蜀志》便有记载:“其筑城取土,去城十里,因以养鱼,今万岁池是也。”

即使有了合适的泥土,以当时的技术条件,筑城也绝非易事,因此必须寻找合适的地形来筑城。《成都古今集记》记载:“初仪筑城,虽因神龟,然亦顺江山之形。”根据古图等资料显示,张仪修筑的成都城因西有少城,故东西狭而南北长,大体为不规则的长方形。其城墙首尾由西南斜向东北,南北不正,非方非圆,曲缩如龟,这才是成都别名“龟化城”的由来。

唐朝诗人戎昱在《成都暮雨秋》一诗中吟咏“九月龟城暮,愁人闭草堂”;宋朝诗人薛季宣《张村》一诗也有“青城足跻攀,那染龟城尘”等名句。由此可见,“神龟示迹”的传说虽然并不属实,但“龟城”“龟化城”无疑是一种美誉,是古人把成都视为“宝地”所寄托的美好寓意。

天府之国与益州

提起天府之国,大家都会想到四川或者成都。准确地说,如今我国的“天府之国”指的是四川的成都平原。成都平原之所以被誉为“天府之国”,是因为李冰修建都江堰。秦昭王时期,秦国派出精通水利的李冰到蜀郡任郡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到蜀郡后,开始实地考察岷江沿岸的水情和地势情况,最后制定了治理岷江水患的方案。李冰任蜀郡郡守27年,在任职期间他一手设计并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建成之后,彻底解决了岷江的水患,成都平原从此少有水灾或旱灾,农田得到灌溉,成为了富庶的产粮基地。

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成都为什么叫蓉城不叫锦城(7)

清末《四川各府直隶厅州图》之“成都府十六属图” 国家图书馆藏

但很少有人知道,“天府之国”最早并不是成都的别名。要弄清这个原委,就要从“天府之国”这个名字说起。“天府”本是《周礼》中记载的一个官名,其职责是:“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藏器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而藏之。”可见,“天府”是专门负责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官吏。后人以此比喻自然条件优越、物产富饶的地方。最早用“天府”来形容一个地区,出现在战国时期。据《战国策·秦策》中记述,纵横家苏秦对秦惠王说过这样一段话:“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有关“天府之国”最早的记载,则源于西汉。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以上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当时富庶的关中平原,由此可见最早的“天府之国”并不是指成都平原。不过,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修筑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都平原的富庶就渐渐超过了关中平原。三国时期,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乃至晋代,《华阳国志》说:“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自此之后,“天府之国”成为了成都平原的别名,并流传至今。

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成都为什么叫蓉城不叫锦城(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