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大概也能预感到,像我们这种利用能源的方式,简直是太耗费能量了,就像一辆车,不论行驶还是等红灯,甚至是过夜,发动机都不熄火。
实际测量,这种浪费确实也是惊人的,两个体型完全相同,体重也相同的动物,一个是恒温的,一个是变温的。
环境温度在20°C的时候,哺乳类动物平均一天的能量能耗是蜥蜴的30倍左右;
如果温度降低到10°C的时候,哺乳类动物的能耗就是蜥蜴的100倍了。
当然,温度降低到10°C,如果时间长,蜥蜴早就死亡了。
那么,如果对比野外生活的哺乳类动物跟蜥蜴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蜥蜴的食量比哺乳类动物少很多很多。
因为涉及到食物量了,就涉及到最关键的生死攸关的事情。如果食物量能减少90%,还具备尚可的行动能力,那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生存优势。因为生存危机不光有食物短缺,还有在猎食过程中受伤,甚至还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危机。
这些危机,都可以通过食量大幅减少而随之减少。
就算是没有这些危机,食物充足,也没有其它的猎食者,蜥蜴也可以多吃一些,把这些食物的能量用在长更大的身材,或者是繁殖更多的后代上,这些选择肯定也都能明显地增加生存优势。
但是,为什么恒温动物那种消耗巨大的方式竟然保留了下来呢?
而且是从6000万年前就逐渐成为了地球上最有竞争力的生存模式呢?
有一种解释听上去很有道理,这是1979年,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跟俄勒冈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就提出了:
自然界在变温动物到恒温动物的过渡中,筛选那些代谢峰值更高的个体,从而捎带手就把恒温动物给筛选出来了。
这个解释通俗来说是这样的:
在爬行动物广泛存在于地球上之后,自然筛选就偏好于选出那些行动敏捷、反应快、力量大的个体出来。
这个选择方向最初和能不能保持体温恒定是无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