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表达了一个怎样的情感,寒食的感情感悟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06-27 23:38:42

  1. 今天是记录学习第六天,今天学习的是古诗词《寒食》

寒食表达了一个怎样的情感,寒食的感情感悟(1)

寒食表达了一个怎样的情感,寒食的感情感悟(2)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

这首诗描写寒食节的景象,诗人用极为含蓄的手法,将寒食节的风俗描写得淋漓尽致。

诗题为《寒食日》,“寒食”二字是本诗的关键词。诗人把春日里的景物用拟人手法,写得如诗如画,春意盎然。在春风中摇曳着婀娜的柳树;在春日里四处飞舞的柳絮;在春日里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的鲜花。这一切都使人感到春光无限美好。诗人正是用这样一种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春光无限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此诗写于寒食节前两日,因此在诗题中出现了“寒食”两字,诗人是为了突出寒食节的节序之感和节序之美。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人是一位“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人,这就是诗人的生活态度。因为诗人追求美好的生活,所以在寒食节这天,诗人自然也想要过一种美好生活。

春天,春意盎然、百花齐放、莺歌燕舞,这一切都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同时,春天还是播种的季节,辛勤的汗水会有收获,这又使人感到一种充实感。

二、对现实的不满

韩翊,唐朝诗人,在唐末到五代时期任过太子宾客。他因为不得志而郁闷,又因仕途不顺,只能寄情于山水,漫游各地。所以当他看到“春城无处不飞花”时,才会有了这样的感慨。

他想到:自己就像春天的柳絮一样,虽然“乘风飞到天尽头”,但是只能到处漂泊,无法到达理想的目的地。这就是所谓的“无枝可栖”吧!诗人内心极为痛苦、纠结,他希望自己可以像张志和那样,用诗来抒发内心的不满。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春城里到处都是盛开的花朵,寒食东风中御柳摇曳着枝条。太阳西下,汉宫里的蜡烛在传递着信息,轻风吹来,轻烟飘动进了五侯家。

寒食节是唐代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寒食节一到,人们要禁火三天。所以,这首诗里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寒食期间的风俗活动,但却隐含了很多关于寒食风俗的内容:

一是怀念朋友、家人和故去之人;

二是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四是写出了对时世的感叹和愤懑。

韩翊在《寒食》这首诗里除了写怀念朋友、家人和故去之人外,还写了两个当时社会比较流行的习俗:

一、寒食节吃冷饭,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介子推在历史上是个有名有姓的忠臣,他本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他被晋文公以重礼请回晋国,做了国君,后来又遭到了楚灵王的*害,介子推也被大火烧死。

晋文公当了国君后,为了报答介子推的功劳,让人做了一大锅冷饭,让大臣们吃。大臣们不吃就算了,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叫寒食节。寒食节本来是个不固定的节日,到了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扫墓、上坟的日子。所以吃冷饭的习俗也流传了下来。

二、寒食节要烧纸钱。

韩翊在《寒食》这首诗中写到“日暮汉宫传蜡烛”,就是要让汉宫里的蜡烛给我们带去思念的信息。蜡烛,又叫“冥灯”,用竹子做成的灯,点燃了后放在死者的遗体旁边。其实就是把思念之情和祝福之意通过蜡烛传递给亡者。

在我国民间有许多关于寒食节的习俗,比如禁火、吃寒食、踏青等等。其实我们现在很多人都不太在意这个节日了,这也是现代人的通病:生活压力大、节奏快,不像古人那样闲情雅致,只想着享受生活。

但韩翊对当时的社会非常不满,他在《寒食》这首诗中写到“轻烟散入五侯家”、“日暮汉宫传蜡烛”等描写,就是想让统治者能够重视寒食习俗。但是他的这些想法和愿望又太过天真和不切实际,只能让自己更加失望罢了。

三、寒食节不能生火,人们要吃冷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在唐代,寒食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寒食节的时候,人们要禁火三天。很多人都知道介子推的故事,也知道他是被烧死在绵山中。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寒食节这一天都不能生火。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